[汽车之家 行业] 8月29日,以“领潮而立 向新而行”为主题的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正式开幕。通过最前沿新能源车型和智能科技的展示与互动,本届成都车展加速了汽车市场的新能源转型和智能化渗透率提升。在本届成都车展中,汽车之家与smart中国营销公司CEO易寒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与汽车之家的交流中,易寒表示,smart发布的EHD超级电混,虽是基于吉利最新一代雷神电混2.0技术平台构建,但是奔驰方面在整车的底盘调校、悬挂等一些性能指标方面也有非常大的助力。在精灵#5 EHD于2025年第四季度上市后,smart还将于2026年上半年推出我们第二款EHD车型。这款未亮相的神秘车型将是一款全新的车型。
易寒还在交流中透露,BRABUS系列在smart整个量产车的销量占比超过5%,所以该品牌未来还将继续持续强化BRABUS系列的产品矩阵。用户选择smart品牌,甚至选择BRABUS系列,意味着消费者对于个性化、豪华方面的追求。在他看来,用户不会只关注技术进步一条路线,对于品牌、设计、豪华,这些本身品牌基因性的、情绪满足性的追求依然存在,只有在技术和设计这两条路上齐头并进才可能抓住未来市场的机会。
以下为对话实录(精编):
汽车之家:smart在成都这边的销售情况如何?
易寒:成都是smart全国销量排第二的城市,仅次于上海。
汽车之家:那确实值得我们更多布局。今年成都车展,smart发布了EHD超级电混技术,基于最新一代雷神电混2.0技术打造。我们为什么要去调整命名的方式?
易寒:smart有两个股东方,分别是吉利汽车与奔驰,二者共同为smart EHD超级电混技术赋能。实际上,奔驰负责产品的全球化定义、造型以及性能调校,而吉利负责车辆的整体技术研发,涵盖制造、供应链等环节。两个母公司对smart的每一款车型,都有着双向赋能。
这一次的EHD超级电混,实际上也是基于吉利的最新一代雷神电混2.0技术平台去构建。但是在整车的底盘调校、悬挂,包括车辆的一些性能指标上,奔驰也是有非常大的助力,所以它并不简单的等同于借用雷神混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保持smart要独立的EHD超级电混技术品牌推出。
但是,不可否认,我们跟吉利最新一代雷神电混,实际上有着非常高度的同源。我们用了最新一代EVO 1.5TD混动专用发动机,发动机有47.26%的行业最高热效率,使得节油性、动力输出表现更为优异。同时,借助3DHT混动专用变速箱,也使得整个车辆在并联驱动的时候,串联发电,在吉利上一代的雷神混动的车型上已经有了比较好的表现。但在3DHT的加持下,车辆在并联智驱时会更加丝滑、安静且平顺。所以,这些技术特点使得我们在整个EHD超级电混技术推出之后,我们也是基于之前对于用户用车痛点上的仔细研究,来进行匹配。
汽车之家:smart EHD超级电混系统与增程系统相比,优势体现在什么地方?
易寒:说到用户需求的变化,我们在之前也发现,用户对于纯电车还是有很多里程上的顾虑。我们在EHD用户的使用场景研究的时候,把它归结为三个数字,非常有意思的三个数字叫“5+2+7”:
“5”实际上是用户在周中的五个工作日。实际上它更多的是使用上下班的通勤,相对来说,用户在城区内通勤时,仅用电就能完全满足需求。那基本上用电。纯电里程可能需要在200km以上,这也是我们推出容量超42度的大电池的原因,以此保证纯电续航需求。
“2”实际上是周末两天。我们发现很多用户在周末2天这台车可能会坐更多的人,带家人出行,5天的通勤他可能是一个人开,而周末的2天可能是更多的家人乘坐,同时他的车内的装载的东西可能也会更多。比如出游、露营、野炊等等,甚至包括跨城区的一些近郊游,他可能对续航会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油和电的使用就会比较突出。
“7”实际上是指“小长假”。我们有春节、十一等,都是七天的小长假,还有一些三五天的小长假。这些时候,很多的用户就会开着自己家里的主力的车,会进行相对长的出行,甚至需要跨省行驶1000多公里。此时,纯电车仍存在续航方面的局限与尴尬。充电本身可行,且目前高速路沿线的充电设施已较为普及。然而,高速的拥堵,包括充电的排队,还是用户非常突出的一个痛点。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在续航上表现更优异的混动车型,就更好地解决客户的顾虑。
现在很多的品牌在用增程技术去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我们知道增程技术是串联发电,所以它在亏电情况下,它的使用体验还是很多的尴尬。
汽车之家:油耗和动力都会有一些问题?
易寒:动力都会有衰减。亏电油耗会暴增,所以增程车型的账面数据,往往仅在满电状态下看起来较好——此时驾驶体验较丝滑,经济性也尚可。但如果在亏电情况下再跑1000多公里,它的油耗表现甚至不如油车,因为它自重比较大。此时,我们会发现,采用串联发电与并联直驱技术的插电混动车型——尤其是搭载高效雷神混动技术的车型,表现会更为优异。
总结下来,smart的EHD超级电混相比增程,每一程更省,更顺,更安静,也更猛。有电亏电,动力都是一条龙。即便在亏电状态下,车辆的综合油耗也能控制在5L以内,并且动力不衰减。同时,因为3DHT加上1.5TD混动专用发动机,使得它怠速到行驶过程中间,即使发动机介入,NVH表现也非常优异。
这也是我们有底气、有信心喊出EHD超级电混‘每一程,比增程更成’的原因之一。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营销口号,我们希望更多的用户能够来体验,来对比采用全新技术的产品,有去跟市面上同级别增程车型做对比的信心和底气。
汽车之家:我们知道,在smart EHD超级电混技术发布之前,工信部已经出现了我们的精灵5号EHD相关的公告图,但是这款车在我们今天的展台上并没有出现,这方面产品规划是怎样的逻辑?
易寒:成都车展尚未处于这款车上市前的节奏节点,所以我们今天只是利用成都车展做技术发布会,先公布我们的一些技术路线,包括一些技术特征。在9月底,我们产品会推向市场,会进入到门店,也会进入到媒体评测等节奏。10月底,我们这款车会推向市场,会实现正式的量产、上市和交付。所以,8月底的成都车展,还未到这款车亮相的节奏节点。
我觉得,先让大家产生对比的兴趣,EHD超级电混怎么就比增程更成了,所以静态展示,并不是最急的事情,而且工信部的公告图出去以后,大家对这个车造型的一些调整,包括对它的一些参数,大家还是有浓浓的兴趣。
汽车之家:这么来看,smart EHD超级电混的传播节奏挺稳的,每个月都有新东西出来。7月份我们的工信部的公告图,8月份我们的技术发布,9月份开启预售,10月份正式上市。有一个很长传播周期,让更多的人能够慢慢了解我们产品。
易寒:慢慢熟悉,我们毕竟在线下的渠道,包括线上的这些声量话题,我们还需要一些准备和基础的工作。
汽车之家:随着EHD超级电混技术发布,smart正式从之前的纯电进入我们未来的纯电加插混双轨的路线。那么,未来在插混这方面,产品规划有没有可透露的地方?
易寒:今天的成都车展技术发布会,我们内部也明确了品牌代际的切换,就是smart正式从原来的纯电1.0的产品时代,也进入到了纯电加混动双轨的2.0的产品时代。所以EHD超级电混,对于我们来说,也绝对不是只针对精灵5号产品的叠加升级,这实则是一项基于长期主义的产品战略调整。
其实在开发初始,我们就有两款车型在EHD技术路线上在做研发。今年年内,我们会推出精灵5号的EHD;明年上半年,我们会推出我们第二款EHD的车型,而且它是一款全新的车型。更多的信息,我们会在稍晚的时间会有更多的披露。
汽车之家:除了插混,我们知道今年在smart整体节奏中对BRABUS全系产品做了更新。对于BRABUS系列,未来是什么样的规划?
易寒:首先我认为,BRABUS对于smart的全系车型来说,它不止是性能上的差异化升级,它是完整的产品谱系的升级,它在性能、设计乃至调校方面均有升级,风格更激进,个性也更外显。所以,我们把它称之为高能矩阵家族。
BRABUS对于smart,无论是精灵1号、精灵3号还是精灵5号,我们这一次也是聚集了升级换代的产品在成都车展的亮相。可以看到,它外形上BRABUS的个性元素更加突出。上一代的BRABUS产品相对来说还比较含蓄,外形上可能还不是那么明显,但是新一代的BRABUS这三台车在外形的个性元素上更加的明显,在整个色彩以及内饰的纹理的搭配上,战斗气息更浓厚。全新的颜色,全新的内外饰的配色,以及它在整个的价值上,也做了更加务实的调整。
举个例子,我们上一代的BRABUS的精灵1号,我们售价接近28.5万元。但是今天我们上市宣布全新的BRABUS的精灵1号售价是24.99万元,更超值。这可以让更多崇尚性能、个性和运动基因的用户,可以更从容,更便利地去拥有这样一台BRABUS的车型。
所以,从这几方面的调整,也看出了BRABUS对于全系smart精灵家族产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现在的三款车型,BRABUS在我们整个量产车的占比都是超过5%。因此,BRABUS系列仍是我们需重点打磨、持续强化的重要矩阵系列。
汽车之家:最近我们也看到元戎启行发布了基于VLA架构的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听说也会在smart上有搭载。今年以来,国家对于智能驾驶这方面的要求是在加严的,这对smart的产品推出节奏、营销节奏会不会有一些影响?
易寒:影响会有。不只是对smart,对整个行业很多的主机厂在智能化技术的迭代开发,甚至包括营销宣传上,我相信都会更加的务实、稳健和规范化。所以我觉得这个影响是整个行业的。
但我想说的是,用户之所以选择smart,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的个性、设计、格调,而非将智能技术置于首要位置。所以,智能对于我们来说也并没有放在整个产品最重要的位置上。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着力打造BRABUS。
你可以看到,smart各款车型在设计上也是非常的与众不同,跟行业里的很多的新势力产品,包括很多大众化的产品,它还是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我想这也是smart粉丝和用户大家认可smart品牌很重要的出发点。若将过多注意力与精力放在智能化上,我相信势必会丢掉很多smart本身基因里面的东西,尤其是在情绪价值与个性化等感性价值的满足方面,很可能会流失用户。
汽车之家:现在随着整个行业智能化配置逐渐趋同,且合资品牌相较于中国品牌,在配置方面的竞争优势已不那么明显,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在整个中国市场会受到的认可度更高。是否可以理解为,在这样的市场下,smart保持竞争力的方式就是把个性特质体现得更明显,让品牌过往积累的优势增量,能被更多人认可,实现差异化竞争的手段?
易寒:用户需求的变化,并不是非常单向的发展。用户只在追求技术的路线上越走越深?不会的。我认为,用户对于技术、豪华这两个维度的追求是螺旋式上升的。他不会只往技术一条路线上发展。他对于品牌、设计、豪华,这些本身基因性的情绪满足性的追求依然存在。所以,这是为什么很多品牌一定是在技术跟豪华两条路上,或者是技术跟个性两条路上都要齐头并进的原因。
smart有一方面的优势,也有很大程度上在技术上需要不断去提升的需求。所以,这个螺旋式的上升,也是你更好去抓住未来市场机会很重要的点。这也会反过来要求品牌方和主机厂,在技术和设计这两条路上都要齐头并进,才可能抓住未来市场的机会。
汽车之家:最近,针对汽车市场的不正当竞争,国家也有一些政策引导进行规范。不知道您是怎么看待这一现象的?
易寒:首先,市场一定是需要百花齐放,所以充分竞争是市场成熟的表现,它一定是良性的指标,而不是寡头集中化垄断。所以,百花齐放,我认为是市场非常好的表现。但是在有序、合规,包括良性这样的竞争情况下,它一定是需要监管方、供给方和需求方三方面,包括平台、媒体这种中立的意见群等等,需要共同向良性的方向发展,而不能互相拉扯。
厂家跟用户博弈,政府跟厂家博弈,这是不正常的。所以,这种调整它是个震荡的回归。可能一开始大家的差异性会非常大,但是慢慢随着这个震荡的回归,它会求同存异。
我相信国家监管机关、主管机构也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市场化,主机厂也会越来越了解市场的需求,用户也会变得越来越理性跟成熟,绝对不会说背道而驰。所以,我相信市场它会从一定的无序竞争到慢慢有序回归,到最后的良性的发展。这是我个人的一些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