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顾问服务与宣传不符?别慌,这样操作或许能挽回损失!
最近,不少股民朋友反映,自己购买的投顾服务与当初宣传的效果相差甚远。原本承诺的“精准荐股”、“高胜率策略”在实际操作中却频频失误,导致账户亏损严重。面对这种情况,很多投资者既愤怒又无奈,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踩了坑”。
今天,我们就通过几个真实案例,聊聊投顾服务维权那些事,希望能给遇到类似问题的朋友一些参考。
案例一:荐股群里的“财富密码”,结果让人心寒
上海的张先生(化名)去年加入了一个某持牌投顾公司的VIP荐股群。投顾老师每天在群里晒出“涨停板”截图,声称他们的策略“胜率高达90%”,并承诺“三个月翻倍”。张先生被高收益吸引,缴纳了5.8万元的服务费。
然而,实际操作中,推荐的股票不仅没有大涨,反而连续下跌,短短一个月亏损近30%。张先生提出质疑,对方却以“市场波动”、“需要时间验证”为由搪塞,甚至建议他“升级更高端的服务”。这时,张先生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套路”了。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案例二:直播间“大师”的诱惑,交了钱才发现不对劲
广州的李女士(化名)在短视频平台看到某投顾公司的直播,讲师自称“十年私募操盘手”,每天分享“独家战法”,并展示“学员盈利截图”。在多次“限时优惠”的催促下,李女士支付了3.2万元购买了他们的“至尊策略包”。
但交钱后,所谓的“战法”只是网上随处可见的技术分析,推荐的股票也毫无亮点,甚至有几只直接跌停。李女士要求退费,对方却以“服务已开通”为由拒绝。
为什么投顾服务容易“货不对板”?
- 过度包装:部分投顾公司为了吸引客户,夸大收益、虚构成功案例,甚至伪造交易记录。
- 模糊责任:合同条款往往对服务效果避重就轻,出现问题后以“市场风险”推卸责任。
- 诱导升级:先以低价服务吸引用户,再通过“更高级别服务能赚更多”的话术让投资者不断加钱。
遇到这种情况,如何争取合理解决?
- 收集证据:保存聊天记录、合同、付款凭证、荐股记录等,这些都是维权的关键。
- 理性沟通:先与投顾公司协商,明确表达诉求,要求对方给出合理解释或解决方案。
-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协商无果,可以考虑通过正规渠道维护自身权益。
写在最后
投资市场本就充满不确定性,但如果投顾公司的服务与宣传严重不符,投资者完全有理由争取合理解决。如果您也遇到了类似问题,不妨先咨询专业人士,看看是否有挽回的余地。
行动提示:
- 近五年内因投顾服务受损的投资者,仍有较大机会挽回损失。
- 专业团队协助,成功退费后再收费,零风险维权。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法律声明:若您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行为,我们可提供专业维权咨询,助您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