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顾问承诺难兑现?看这位股民如何巧妙维权追回29800元服务费
"老师,您上次说的那只股票不是说稳赚20%吗?现在怎么跌了30%还不见起色啊?"老张(化名)盯着手机里绿油油的K线图,手指微微发抖。三个月前,他在某持牌投顾机构的"金牌分析师"推荐下,缴纳了29800元的高端会员服务费,没想到换来的却是账户持续缩水。
一、美好承诺背后的现实落差
老张是上海浦东的老股民,炒股十几年自诩"老司机"。去年10月,他接到自称某知名投顾机构的电话,对方用带着广东口音的普通话热情介绍:"张先生,我们新推出的《龙头战法特训营》由从业20年的首席分析师带队,会员平均收益率达到58%,现在报名还赠送三只潜力金股..."
心动之下,老张参加了他们的线上直播课。直播间里,"王老师"展示的过往战绩截图令人眼花缭乱:某会员3个月收益翻倍、某客户跟单一周赚取15万...更让老张心动的是对方承诺的"一对一专属服务"和"亏损补仓机制"。
"当时想着,持牌机构总归靠谱些吧?"老张苦笑着回忆。他刷信用卡支付了29800元会员费,却没想到这才是烦恼的开始。
二、服务缩水背后的行业乱象
缴费后,老张发现所谓的"专属服务"变成了群发消息。推荐的股票不是已经高位回调,就是长期横盘的"僵尸股"。当他提出质疑时,客服的回应总是:"投资有风险""要耐心持有",甚至暗示他升级59800元的VIP服务才能获得"真正的好票"。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根据证券业协会公示信息,2022年就有多家持牌机构因"服务协议履行不到位"被采取自律措施。常见问题包括:
- 过度承诺收益:用"稳赚""翻倍"等字眼吸引客户
- 服务内容缩水:实际提供的咨询与宣传严重不符
- 诱导升级消费:通过制造焦虑促使客户购买更贵服务
三、理性维权四步走
发现情况不对后,老张没有选择忍气吞声,而是开始了他的维权之路:
第一步:整理证据链
- 保存所有聊天记录、通话录音
- 整理服务协议与宣传材料的差异点
- 收集转账凭证和会员协议
第二步:正式沟通协商
老张通过书面形式向机构提出服务质疑,要求对方就未兑现的承诺给出合理解释。在多次沟通无果后,他决定寻求专业帮助。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第三步:专业指导谈判
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老张依据《证券法》第136条关于"证券服务机构应当勤勉尽责"的规定,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相关条款,与机构展开了多轮协商。
第四步:达成和解方案
经过15天的努力,该机构最终同意退还老张大部分服务费用。"虽然没全退,但能拿回29800元中的21000元,我已经很满意了。"老张说道。
四、给投资者的三个忠告
- 警惕"稳赚"话术:真正的投资顾问不会承诺收益,而是强调风险控制
- 核实机构资质:通过证券业协会官网查询投顾资质及处罚记录
- 保留书面证据:特别是与宣传承诺不符的实际服务内容
如果您也遇到类似情况,记住维权黄金期通常是缴费后的1-3年内。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处理,往往能事半功倍。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因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