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投顾的"稳赚承诺"变成泡影:一位股民的维权之路
"老师说了,跟着操作三个月收益翻倍,怎么现在连本金都快保不住了?"杭州的王阿姨(化名)盯着手机里不断跳水的股票走势,手指微微发抖。三个月前,她通过某持牌投顾公司的营销电话,加入了所谓的"高净值客户专属服务",如今账户却缩水了近40%。
一、"天上掉馅饼"的投顾服务
去年冬天,王阿姨接到一个自称是某知名投顾机构的电话。"阿姨侬好呀,我们现在有个‘春节红包计划’,只要5万块服务费,保证带您抓住节前行情!"对方浓重的上海口音透着亲切,"我们的老师都是机构出身,去年带客户平均收益68%嘞!"
被"保证收益"话术打动的王阿姨,很快收到了对方发来的"历史战绩"——几张PS痕迹明显的盈利截图。在业务员连续三天"名额即将截止"的催促下,她最终转账49800元购买了半年的投顾服务。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二、美梦变噩梦的180天
服务开始后,王阿姨被拉进了一个200多人的微信群。群里每天都有老师晒盈利单,群友们不时发感谢红包。但当她按照建议买入某创业板股票后,股价却连续阴跌。
"每次问老师,都说这是正常调整,让加仓摊薄成本。"王阿姨回忆道,"后来才知道群里至少一半是托儿,那些盈利截图都是模拟盘..."半年服务期结束时,她的15万本金只剩下9万出头,而投顾老师早已把她移出群聊。
类似遭遇的还有深圳的IT工程师小李(化名)。他在直播间被"擒牛战队"的激情演讲感染,先后支付了3个级别的服务费合计22万元。"从至尊VIP到私享客户,每次升级都说能接触到更核心的策略,结果推荐的股票一买就套。"
三、这些"红色信号"要警惕
通过分析大量案例,我们发现违规投顾服务往往存在以下特征:
- 收益承诺化:"年化30%保底"、"亏损全额补偿"等话术
- 身份虚构化:伪造从业资质、编造机构背景
- 营销套路化:限时优惠、名额紧缺、晒假成交单
- 服务空心化:荐股后缺乏跟踪,亏损就推卸责任
《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明确规定,投顾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承诺收益。但现实中,不少机构仍在打擦边球。
四、维权退费的正确打开方式
当发现服务存在问题时,建议采取以下步骤:
- 完整保存证据:包括聊天记录、转账凭证、服务协议等
- 理性沟通协商:先通过官方渠道提出合理诉求
- 寻求专业协助:当自行沟通无果时,可考虑委托专业团队
去年有统计显示,在专业人士介入的案例中,超过70%的投资者能在30个工作日内获得部分服务费返还。关键是要抓住投诉黄金期——一般在服务结束后的6个月内。
五、给投资者的真心话
投资本就没有稳赚不赔的神话。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必胜策略",往往是最危险的陷阱。记住:
- 但凡承诺具体收益率的,99%有问题
- 晒单特别频繁的,要多留个心眼
- 服务费超过账户本金5%的,就要慎重考虑
如果您在过去三年内遭遇过类似情况,不妨整理好材料咨询专业人士。维权要趁早,拖得越久取证越困难。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因认为投顾公司存在不当宣传、诱导消费等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