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荐股群到维权路:一位股民的退费经历实录
"老师推荐的股票又涨停了!"看着微信群里不断跳出的盈利截图,上海股民老李(化名)终于按捺不住,在去年三月缴纳了某持牌投顾公司6.8万元的"至尊VIP服务费"。谁曾想,短短两个月后,他不仅亏光了账户里的20多万本金,更发现那些天天晒收益的"群友"竟都是托儿......
一、温柔的陷阱:那些年我们踩过的投顾套路
老李的遭遇绝非个例。在广东做建材生意的王女士(化名)向我们透露,她被拉入一个"私募建仓群"后,所谓的分析师每天用粤语直播"冧市"(分析行情),声称:"依家系抄底黄金期,跟单操作保证你赚到笑!"结果缴纳3.2万元服务费后,推荐的股票连续跌停。
这些涉事持牌机构(详见处罚文书)的常见操作包括:
- "精准预测"的魔术
- 同时向不同客户推荐涨跌相反的股票
- 只宣传成功案例,对失误操作绝口不提
- "限时优惠"的心理战
- "本周签约享受五折"(实则常年打折)
- "最后3个VIP名额"(每天刷新名额)
- "角色扮演"的群聊
- 客服、助理、受益客户均由同一团队扮演
- 伪造银行流水和交易记录
二、证据链的拼图:这些细节决定退费成败
浙江的赵先生(化名)通过我们协助,最终挽回了大部分损失。他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关键证据清单
证据类型 | 具体内容 | 获取方式 |
---|---|---|
宣传记录 | "保本收益"聊天截图 | 手机录屏+云端备份 |
交易记录 | 服务费转账凭证 | 银行流水打印 |
服务凭证 | 未签署的风险告知书 | 向公司索要 |
沟通记录 | 分析师指导操作录音 | 通话自动录音 |
特别提醒:收集证据时要像四川人吃火锅那样"毛肚要七上八下"——多角度反复确认。比如那个声称"年化收益120%"的直播间,记得同时保存网页版和APP端的回放。
三、维权进行时:一位退休教师的退费之路
68岁的南京退休教师周阿姨(化名),被"免费诊股"吸引后购买了8万元的投顾服务。当她发现所谓"内幕消息"竟是公开研报时,通过以下步骤成功协商退费:
- 冷静沟通阶段
- 用南京话温和但坚定地表示:"阿要辣油啊(要不要讲道理)?这个服务跟当初讲的不一样哎"
- 保存客服承认服务瑕疵的录音
- 证据提交阶段
- 整理17次未达预期收益的操作记录
- 对比公司宣传材料与实际服务内容
- 方案协商阶段
- 不接受"分期退还"等拖延方案
- 坚持"先退款后撤销投诉"的原则
四、您的退费指南:行动清单
如果您也遇到类似情况,建议立即:
✅ 第一步:证据固化
- 手机开启"飞行模式"后截图(防消息撤回)
- 用另一台设备全程录像操作过程
✅ 第二步:服务复盘
- 计算实际收益率与承诺差距
- 检查合同中的"霸王条款"
✅ 第三步:专业协助
- 咨询有经验人士评估退费可能性
- 切勿自行删除任何沟通记录
"当初差点自认倒霉,幸亏女儿帮我找到专业人士,"周阿姨后来在电话里说,"虽然过程有点波折,但能拿回大部分钱已经谢天谢地了。"
写在最后
投资本应是理性决策,但当遇到精心设计的话术套路时,再精明的股民也可能一时糊涂。如果您在近五年内因类似情况遭受损失,不要放弃挽回的机会。

法律声明:若您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减少损失。成功退费后再收取服务费,零风险保障您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