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客服"热情推荐"签了电子合同?别慌,专业团队帮您挽回损失!
"王先生"(化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被一家持牌投顾公司的"贴心服务"绕进去。去年10月,他接到一通电话,对方自称是某知名投顾机构的客服,语气亲切得像老朋友:"王哥,最近股市行情不错,我们有个内部策略群,老师每天分享牛股,要不要试试?"
起初王先生半信半疑,但对方反复强调"合规持牌"、"低风险高回报",还发来几位"成功学员"的盈利截图。在客服的再三劝说下,他迷迷糊糊签了电子合同,支付了3.8万元的"高级会员费"。可交钱后,所谓的"牛股推荐"不是滞后就是亏损,当初承诺的"一对一指导"也变成了机械化的群发消息。
王先生意识到不对劲,想协商退款,却被告知"合同已生效,费用不退"。他上网一查,发现类似遭遇的投资者不在少数——"客服热情似火,交钱后冷若冰霜",成了许多人的共同经历。
为什么投顾服务容易"变味"?
部分持牌机构在营销时存在过度承诺的问题,比如:
- "稳赚不赔"话术:用"历史战绩"吸引客户,但实际收益与宣传严重不符;
- "饥饿营销"套路:制造"名额有限"的紧迫感,诱导快速签约;
- 服务缩水:交费前嘘寒问暖,交费后回复迟缓,甚至更换对接人。
这些行为虽不构成诈骗,但明显违背了《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中关于"客观、谨慎、诚实信用"的要求。
遇到这种情况,还能挽回损失吗?
能! 许多投资者通过专业团队的协助,成功与机构协商退回了部分费用。例如:
- 杭州的"李女士"(化名)在签署合同7天后发现服务不符预期,经维权团队指导收集证据,最终退回70%费用;
- 广州的"陈先生"(化名)因投顾公司未履行承诺的"每日复盘",成功争取到50%退款。
关键点在于:
1. 及时行动:合同签署后越早维权,成功率越高;
2. 证据完整:保存聊天记录、合同条款、转账凭证等;
3. 专业协助:通过合规途径与机构协商,避免盲目投诉。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如何避免"踩坑"?
- 警惕"高收益"话术:真正的投顾服务不会承诺稳赚,而是提供风险提示;
- 细读合同条款:重点关注退款条件、服务内容等细节;
- 小额试水:先选择低档服务,确认质量后再考虑升级。
如果您已经遭遇类似问题,不要放弃挽回损失的机会!专业团队可帮助您高效协商,减少经济损失。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认为投顾公司存在不当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助您维护合法权益。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