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的价格战早已使得中国汽车产业链由上至下苦不堪言,在外人看来赔钱赚吆喝的事也不在一件两件,如今风向的扭转,让车企有更多时间去思考和构建自己的品牌。
在新能源汽车上半场,经过几年爆发式的增长,目前所有的硬件几乎都能在中国汽车行业产业化,并且站在全球行业之巅、领导和引领的地位,不过来到下半场是硬件的死磕和硬件的发展,所以车企需要用核心技术来构筑自己的护城河,这也是一个非常难的过程。
对于新能源汽车下半场如何应对市场激烈竞争,上汽乘用车副总经理张亮,上汽乘用车荣威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钱漾,在第二十三届广州车展荣威汽车发布会结束后也是带来了荣威汽车对于未来市场的思考,以及荣威品牌未来该怎么走进行了详尽解读。
在极致性价比上叠加更智能
车展上,荣威M7 DMH首搭“最具活人感”交互能力的豆包AI车机,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于11月17日通过OTA全量推送,荣威M7 DMH语音功能的单日使用率已从60%大幅提升至90%。
这一现象的背后,源于三大核心能力所精准构建的四大高频出行场景,它们以高度实用性深度融入了用户的日常用车生活。从实际使用数据来看,“高段位哄娃神车”与“暖心出行守护官” 已成为最受用户青睐的两大功能场景,充分印证了其越用越依赖的“活人感”交互魅力。

张亮对于M7场景功能使用率大涨给出了答案。第一,从技术上来讲,是我们硬件到软件、到SOA架构的打通,为所有的AI豆包提供了基础。第二是AI的能力,我们在AI豆包的基础上进行行业的训练,进行我们自身知识库的沉淀,将我们的知识库和它的基础能力进行打通,来实现行业的能力,来实现车辆的能力;第三个是生态的延展,为后续AI Agent怎么跟所有生态的打通,来实现更好的用户服务体验,这个也是我们在后续会去实践的。
同时M7场景功能也为未来荣威上所有创新引领的方案,怎么更容易地被消费者所接受,怎么更容易地融入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基础的解决方案。目前的豆包大模型仍是 0.5 版本,后续将会持续进化至 1.0、2.0 版本,其目标是实现全场景联动。 这种开放协同,让荣威既能保持对前沿技术的感知力,又避免了在非核心领域陷入重资产投入的泥潭。张亮补充道。
来到市场层面,面对像银河A7这样的劲敌,荣威M7怎么能超越的问题,荣威高层也是给出了非常中肯的回答。

对于销量问题,张亮表示,M7上市大概一个多月,在中级/B级的插混市场排在第三的位置,由于订单中高配占比达到82%,这跟我们原来的很多预期有一定的差别,所以在产能的准备上稍微有点不大契合。第一个月,M7零售就5000台,处于细分市场第三的位置。所以如果产能能够更到位,我们应该基本能够挤入第一梯队。
而荣威M7短时间在细分市场取得不错成绩,张亮总结了一下原因,他表示M7不是最低的价格,但是是最极致的性价比,它的配备, CDC(动态悬挂)向10万级的下放,沙发躺椅向10万级以下的下放,低能耗、高技术上面引领性的下放,它称为极致的性价比带来最好的体验。
钱漾最后总结道,在10万级的B级混动市场,其实大部分都是用极致的性价比给消费者带来超值感,但是荣威结合DMH,再到舒适性上的一些关注,务实的普惠科技,包括豆包,这些都实打实的技术,我觉得荣威M7一定是大家绕不开的一个好选择。
把产品做好做透荣威要把品牌做起来
对于未来的品牌发展,荣威也有着清晰的规划。
张亮表示,荣威作为一个国民品牌来讲,用消费者最有感知的、最普惠的、实用务实科技技术,来带给消费者最广泛的、普适的、符合大众需求的普遍选择。
“品位科技、超值信赖”是荣威的底色。
未来在荣威汽车身上,大家看到的科技是务实的科技,是消费者所需要的科技,是普惠技术的科技,当然也是在局部领域引领的科技。是三大件上,是在智能化上,这些是荣威的底色和标签,会引领,但是其他是要普惠、是要科技平权、是要务实科技。
品位一直是荣威原来的高端定位,今天荣威带给高端的享受、高端的体验、高端的品位仍然不会变,但是背后是更加的品价比、更高的性价比,这个仍然不会变。在荣威上应该看到中国主流自主品牌上最有feel的这种品位、最时尚的这种感受,我觉得荣威上应该有,超值、信赖是我们最近在不断打造的。
如果荣威要打造一个标签,那就是“靠谱”,消费者想到荣威就是一个靠谱的车、靠谱的品牌和背后的靠谱技术,带给消费者靠谱的体验。我们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会围绕着“靠谱”来进行打造。
谈到产品规划方面,张亮直言,最近(新车)没有很密集地下饺子,是荣威希望用接下来一段时间,快速把我们刚刚讲的这些工作,基于一个产品能够把它做好做透。
同时对于行业未来的发展,荣威也是有着自己清晰的思考。

张亮认为,车市不断的“内卷”“价格战”既不符合我们整个国家的发展利益,也不符合所有从业人员的发展利益,更不符合我们长期的发展利益。我们长期的发展利益是要有健康利润的保证和健康的、可持续投入的发展来保障的。
目前在上半场中国新能源汽车干得不错,规模化、生态化、全球化都完成了。但下半场,车企要从讲规模、讲体量,变成讲品牌、讲精益。张亮也十分坦然地承认,购置税补贴减半后,明年一季度会非常痛苦。
所以如何熬过这段痛苦期,就需要车企回到精益经营的质量管理上,不仅是把量做好,把质也能够放在重头戏上,从价格战转型到价值战才是符合车市高质量发展规律的。
目前来看,虽然荣威距离自主头部还有很长的距离,但通过M7的表现以及荣威品牌自身清醒的认知来看,荣威正在用技术实力筑起自己的护城墙,同时也是具备了穿越寒冬的底气。
在新能源汽车上半场,经过几年爆发式的增长,目前所有的硬件几乎都能在中国汽车行业产业化,并且站在全球行业之巅、领导和引领的地位,不过来到下半场是硬件的死磕和硬件的发展,所以车企需要用核心技术来构筑自己的护城河,这也是一个非常难的过程。
对于新能源汽车下半场如何应对市场激烈竞争,上汽乘用车副总经理张亮,上汽乘用车荣威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钱漾,在第二十三届广州车展荣威汽车发布会结束后也是带来了荣威汽车对于未来市场的思考,以及荣威品牌未来该怎么走进行了详尽解读。在极致性价比上叠加更智能
车展上,荣威M7 DMH首搭“最具活人感”交互能力的豆包AI车机,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于11月17日通过OTA全量推送,荣威M7 DMH语音功能的单日使用率已从60%大幅提升至90%。
这一现象的背后,源于三大核心能力所精准构建的四大高频出行场景,它们以高度实用性深度融入了用户的日常用车生活。从实际使用数据来看,“高段位哄娃神车”与“暖心出行守护官” 已成为最受用户青睐的两大功能场景,充分印证了其越用越依赖的“活人感”交互魅力。

张亮对于M7场景功能使用率大涨给出了答案。第一,从技术上来讲,是我们硬件到软件、到SOA架构的打通,为所有的AI豆包提供了基础。第二是AI的能力,我们在AI豆包的基础上进行行业的训练,进行我们自身知识库的沉淀,将我们的知识库和它的基础能力进行打通,来实现行业的能力,来实现车辆的能力;第三个是生态的延展,为后续AI Agent怎么跟所有生态的打通,来实现更好的用户服务体验,这个也是我们在后续会去实践的。
同时M7场景功能也为未来荣威上所有创新引领的方案,怎么更容易地被消费者所接受,怎么更容易地融入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基础的解决方案。目前的豆包大模型仍是 0.5 版本,后续将会持续进化至 1.0、2.0 版本,其目标是实现全场景联动。 这种开放协同,让荣威既能保持对前沿技术的感知力,又避免了在非核心领域陷入重资产投入的泥潭。张亮补充道。
来到市场层面,面对像银河A7这样的劲敌,荣威M7怎么能超越的问题,荣威高层也是给出了非常中肯的回答。

对于销量问题,张亮表示,M7上市大概一个多月,在中级/B级的插混市场排在第三的位置,由于订单中高配占比达到82%,这跟我们原来的很多预期有一定的差别,所以在产能的准备上稍微有点不大契合。第一个月,M7零售就5000台,处于细分市场第三的位置。所以如果产能能够更到位,我们应该基本能够挤入第一梯队。
而荣威M7短时间在细分市场取得不错成绩,张亮总结了一下原因,他表示M7不是最低的价格,但是是最极致的性价比,它的配备, CDC(动态悬挂)向10万级的下放,沙发躺椅向10万级以下的下放,低能耗、高技术上面引领性的下放,它称为极致的性价比带来最好的体验。
钱漾最后总结道,在10万级的B级混动市场,其实大部分都是用极致的性价比给消费者带来超值感,但是荣威结合DMH,再到舒适性上的一些关注,务实的普惠科技,包括豆包,这些都实打实的技术,我觉得荣威M7一定是大家绕不开的一个好选择。
把产品做好做透荣威要把品牌做起来
对于未来的品牌发展,荣威也有着清晰的规划。
张亮表示,荣威作为一个国民品牌来讲,用消费者最有感知的、最普惠的、实用务实科技技术,来带给消费者最广泛的、普适的、符合大众需求的普遍选择。
“品位科技、超值信赖”是荣威的底色。
未来在荣威汽车身上,大家看到的科技是务实的科技,是消费者所需要的科技,是普惠技术的科技,当然也是在局部领域引领的科技。是三大件上,是在智能化上,这些是荣威的底色和标签,会引领,但是其他是要普惠、是要科技平权、是要务实科技。
品位一直是荣威原来的高端定位,今天荣威带给高端的享受、高端的体验、高端的品位仍然不会变,但是背后是更加的品价比、更高的性价比,这个仍然不会变。在荣威上应该看到中国主流自主品牌上最有feel的这种品位、最时尚的这种感受,我觉得荣威上应该有,超值、信赖是我们最近在不断打造的。如果荣威要打造一个标签,那就是“靠谱”,消费者想到荣威就是一个靠谱的车、靠谱的品牌和背后的靠谱技术,带给消费者靠谱的体验。我们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会围绕着“靠谱”来进行打造。
谈到产品规划方面,张亮直言,最近(新车)没有很密集地下饺子,是荣威希望用接下来一段时间,快速把我们刚刚讲的这些工作,基于一个产品能够把它做好做透。
同时对于行业未来的发展,荣威也是有着自己清晰的思考。

张亮认为,车市不断的“内卷”“价格战”既不符合我们整个国家的发展利益,也不符合所有从业人员的发展利益,更不符合我们长期的发展利益。我们长期的发展利益是要有健康利润的保证和健康的、可持续投入的发展来保障的。
目前在上半场中国新能源汽车干得不错,规模化、生态化、全球化都完成了。但下半场,车企要从讲规模、讲体量,变成讲品牌、讲精益。张亮也十分坦然地承认,购置税补贴减半后,明年一季度会非常痛苦。
所以如何熬过这段痛苦期,就需要车企回到精益经营的质量管理上,不仅是把量做好,把质也能够放在重头戏上,从价格战转型到价值战才是符合车市高质量发展规律的。
目前来看,虽然荣威距离自主头部还有很长的距离,但通过M7的表现以及荣威品牌自身清醒的认知来看,荣威正在用技术实力筑起自己的护城墙,同时也是具备了穿越寒冬的底气。
相关热词搜索:荣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