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讨论:AI如何在汽车零售终端快速落地?


[汽车之家 行业] 2025年9月29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主办、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支持、汽车之家承办的“数智驱动赢见未来”汽车营销数智化转型顶级峰会,于天津·国家会展中心正式开启。作为2025中国天津国际车展的重磅前瞻活动,峰会汇聚行业领袖、技术先锋与实战专家,从宏观政策解读到微观场景实践,从技术赋能到生态重构,共同绘制汽车产业数智化转型的蓝图。

此次峰会上,在汽车之家新车事业部数据业务部高级总监魏鹏主持下,重庆商社汽贸董事长韩伟、捷通达集团大众事业部总裁谷亚雷、顺骋集团网E总经理杨洁以及润华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数字营销与客户运营部总经来王维共同参与了圆桌讨论,就AI如何在汽车零售终端快速落地的话题各抒己见。

汽车之家

餐饮、地产、教育行业,在数字化应用落地方面做了很多应用实践。汽车的零售终端如何能实现快速有效的落地?重庆商社汽贸董事长韩伟表示:“AI在经销商的应用方面仍属于起步阶段。如何能将各个AI工具打通融合,是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捷通达集团大众事业部总裁谷亚雷表示:“在获客、服务、运营等等都做了很多尝试,通过AI工具在生产效率上有很大提升,但在服务体验和生产的质量方面,仍有很多要提升的地方。AI落地需要全程赋能,而不是零碎的技术。”

顺骋集团网E总经理杨洁表示:“夯实基础才是我们达到真正智能化的前提。大部分经销商集团会存在的问题是,数智化产品合作方发展特别快,但是承接还在另一个维度。”润华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数字营销与客户运营部总经来王维表示:“要把功能用到精细化的用户运营里面去,而不只是放在我们的每一个环节里。”

以下为圆桌讨论实录:

魏鹏:终于来到了我们这场论坛,最压轴的部分。今天我们看到很多经销商同仁参与了,大家肯定很关心AI在整个经销商营销前线是怎么落地应用的,非常感谢各位嘉宾来到我们这个论坛环节,我们的主题是AI如何在汽车的零售终端快速有效的落地?

做数字化相关产品十余年了,我们看到很多餐饮、地产、教育行业,在数字化应用落地方面做了很多应用实践。我们看到汽车行业最近两三年其实从汽车之家的感知来看,很多经销商在内卷环境下思考如何做工具的赋能?中心化的应用?包括现在新媒体和直播也越来越普及了,我们需要一些AI Agent帮助我们快速生产一些内容,这也看到了非常好的趋势。

聊一些相对比较落地的话题,首先特别希望跟四位企业的管理者来取取经,看一看我们四个集团,我们在最近的一两年和未来的几年,我们在AI的落地,包括数字化的落地方向上,我们有哪些规划?以及最近让我们觉得有成就感的案例,对我们业务带来的实际效果,希望大家做一个分享。首先请韩伟总先来分享一下。

韩伟:经验谈不上,实际上我觉得AI在我们经销商的应用总体上来讲还是属于起步阶段。当然从我个人认为,AI今年是爆发的元年,AI已经有好多年了,但是我觉得爆发从今年开始,应该是一个元年。我们在数字化以及AI的应用上不断的探索,经验谈不上,很多集团都比我们做的好,教训倒是很多。在所有的数字化落地的过程中,特别是经销商我们还是处于转型的一个过程中,行业在深度洗牌。我们在数字化过程中,都会碰到一些系统比较多,经销商有经销商的ERP,有CRM,主机厂还有主机厂的系统,同时我们还有第三方的赋能工具,这些系统包括现在的一些AI的工具,包括AI和CRM和新媒体的一些结合等等。这些工具现在把它打通融合,现在的难点比较大,也是我们行业普遍会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二个是我们现在的业务模式,都在不断的做一些业务优化,甚至在做一些重构。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的系统其实不满足业务的需求,现在这个矛盾比较突出,刚才很多环节谈到了,我们之家也探讨跨品牌用户的运营问题,以前不管以品牌为中心还是以其他的业务中心为好,其实都是以产品为中心做业务。将来更多的以用户为中心做业务,不管是哪个业务的需求,包括用户对品牌选择上面跨度会比较大一些,还是哪个业务的需求,对用户来讲需求是统一的,但是我们的供应是割裂的,导致了之前我们的很多系统在这个方面也是割裂的,所以形成了一些数据孤岛也好,还有整个流程是不畅的。

所以这些问题上,在接下来的AI应用上都应该做重构,之家做了很多非常有益的探索,我们在和之家的合作中,在这些工具的应用中,非常明显的感到在过去几年巨大的一个进步,我们也希望接下来能够有更多的适合我们经销商的解决方案。

谷亚雷:我说一下我们集团,特别是在运营和营销方面,应用AI的工具可能是比较早的集团,大概一年多了,一直在使用一些这样的AI产品,比如说刚才前面也有介绍,我们内容生成的一些AI的工具,包括我们在直播过程当中AI的工具,包括邀约过程当中的一些AI工具,包括我们在洽谈环节当中的一些AI工具,都有在我们集团当中尝试,当然用的可能是不同的公司开发的一些模型去做,各有优劣。但是在过程当中,使用的一些确实带来了更多的赋能和人员的减少,当然可能也有一些产品还不尽人意,还需要急需的优化和迭代。从刚才讲到的短视频生成这一块,我认为还是有很大的迭代空间。因为我们所产生的这些工具,在平台上跑出流量来还是有一些困难,过程中还是有很多提高的空间。再加上特别是在我们经销商端生产出来的一些很多好的粉丝或者是线索、私信,当然我们要有维护过程,AI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大大提高效率,这个过程中需要更强、更优质的AI产品,给我们提高这样的留资,包括转化、邀约进店的能力。第三个是我们在进店以后,我们在洽谈的过程当中,可能也需要一种AI的工具去做我们接待环节当中做相关的AI工具赋能产品。第四个是我们在售卖完以后,可能在维系客户的过程当中,用这样的一些工具去做,可能也是我们要去探讨和使用过程当中的AI工具。

看现在的情况,对我们整体开发过程当中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它还不能尽人意的完全拟人化。所以过程当中我认为产品很多,生产模型的公司很多,但是带来的效果并不是很优质,或者真正的满足我们客户的体验。这是我们现在通过大概一年多一点的时间的亲身感受,刚才讲到前面的各个环节都有使用不同的AI的产品。

魏鹏:从谷总的分享里面,我们在获客、服务、运营等等都做了很多尝试,听上去AI工具已经帮助我们完成了零到一的部署,但是在生产效率上有很大提升,包括帮助我们降本。同时服务体验上面,生产的质量上面,觉得还有很多要提升的地方,我觉得谷总这边确实算是我们竞销行业在AI和数字化方面的一个先行者。后面请杨洁总分享一下AI数字规划和优秀案例。

杨洁:大家好,其实我们先讲两个概念,一个是信息化,一个是数智化。其实在我们经销商集团,我们还远谈不上数智化,更多是现在很多信息化过程我们还在进行着,也就是说电子发票,包括所有的流程信息和店内的各种信息,还在信息化的过程。所以,有时候我们看到各个合作伙伴的数智化产品给到我们建议的时候,我们会想我们有点承接不了,这确实是大部分经销商集团会存在的问题,合作方发展的特别快,我们承接还在另一个维度。

当然我们集团还在线索、产生邀约、客流、进店到金融、售后、保客方面全部打通,这方面我们把信息化做到了。当然,我们希望在数智化阶段,离开了人为的决策,AI替我们做一些联网的决策,这个阶段目前我们还在找更深层次的产品。当然,我们在我们的营销端口这边,实际也已经在使用了,效果不错的其中包含私聊AI机器人回复,我们实际体验过程中确实很不错。我们之前靠人回复总是有一个在线时长的问题,但是汽车之家包括春梅给我们嵌入的能力,让我们可以更好的回复线上私聊客户。

现在获客的成本中,我们看客户的分级,一个是电话接入的线索优先级很高,其次就是我们的私聊线索,客以意向度和真实度比较高,AI提高了我们私信和获客的能力。同时,前段时间我们和汽车之家的外呼中心合作,帮助我们筛选出来比较优质的线索,有意向高的线索给到我们店内,我们实行了这样一个试点,很大的节省了店端人工的成本,其实也是希望各个合作方能够源源不断的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合作产品。

魏鹏:感谢杨总的认可,其实我们这边和顺骋集团也有一些沟通和合作,发现顺骋集团在区域化做集中的事情,找定了目标之后动作非常快。最近两三个月时间快速从试点到系统部署,以及到后续铺开,也就证明了现在的系统,AI整个的部署流程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了,推荐大家可以在一些区域集中资源,像刚才胡总也提到了,我们在降本增效上面其实可以做一个快速的落地。润华集团最近也做了很多新能源品牌的引入,像刚才几位老总说的,关于多系统这些问题有遇到,我们润华集团比如在后面的AI计划上,包括现在我们的业务痛点上怎么规划的?请王维总分享一下。

王维:我是这样理解的,首先AI在2024年底到2025年有一个爆发增长的时候,人们盲目的一窝蜂拥抱AI,我觉得这是好事,可能也是坏事。但是人们尝试过程当中毕竟有试错的机会,我们也是一开始不断的去尝试和拥抱了很多,像前面有过的经验有,也有教训。所以我不去说我们在应用落地过程当中哪个好、哪个不好。因为自从有了AI这个概念之后,各个渠道工具层出不穷,然后我也不可能让每一个工具到店端普遍都去试用,所以基本上很多东西到我这里要把一个关。比如说我们试过AI的直播,当然不是之家的,我们店内也被封过号。前一段也有人给我推AI生成视频,也不是之家的,我看了之后觉得它满足不了我所有的产品,第二个是满足不了我同质化、差异化的问题。我说如果你出一个让我随时随地所有产品上市的话,我立马买你的产品。

当然,AI落地要分几个,一个是我们如何使用AI,第二个是我们如何借助AI。使用AI刚才说到了,包括我们公司现在授权的,和上汽保险合作关于售后事故车以及整个过程中植入了AI帮助我们提升工作效率方面。因为我觉得未来AI使用最大的帮助就是提升效率,不仅仅是开源节流,其实提升效率很重要,因为很多人担心AI来了会不会把人都干掉了?我觉得它留下的是那些能够很好的利用AI的人,将那些简单、重复的劳动力工作取代掉,这是AI的价值和作用。下一步随着系统会把润华的供应链系统从售后到售前的延伸,能一体化搭建起来,借助AI。

另外一个是从集团的角度考虑,我在做因为AI被消费者认同,AI让人们改变了它的搜索习惯和抓取习惯,我如何利用大家的行为习惯实现润华品牌在消费者心目当中的心智占领,我去研究这个问题。因为我觉得店端一线很多工作店里面有人在研究,从我的角度来讲,我们线上润华汽车的工作,我分了这么一个维度,其实我是觉得当人们从过去简单的搜索变成了通过人工智能AI去问问题,由人工智能给它提供搜索结果的时候,我就想知道从什么样的渠道能够让客户得到AI推荐给他的结果。比如说想问我在济南买一个车型推荐哪里的时候,我用什么逻辑产出的不论是视频、不论是文章、图文,能让AI抓取,且以它认为合理或者大家的评价去抓取之后推荐给客户。当我们分了几个维度,垂媒、车生活应用、新媒体等等这些方面,我们都在围绕这个方向研究。

魏鹏:感谢王维总,王维总也说出了我们很多经销商伙伴的心声,如果效果还不达标的情况下,其实我们在使用过程当中是比较比较慎重。而且我们特别希望AI能够帮助我们在用户的心目中建立一个相对来讲客观、真实的形象。因为大家也看到了,现在大家爱用国产的DeepSeek,或者国外的ChatGPT,觉得它是多元获取内容,觉得是客观中立的。对于我们的营销服务业是一样,和用户沟通的时候,让用户感受不到那么重的营销属性。

刚才聊了一下大家的规划,我们也学习了一下,包括好的案例。我相信四个集团在数字化和AI的应用上面,因为都有了很多的经验,所以我们看到了很多可以提升的地方,这个也是我们圆桌论坛想问的第二个问题。我刚才记了一下,韩总开篇就说了几个关键的点,首先是多平台,因为经销商每个门店都面临厂商平台、垂媒平台、新媒体平台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我就把我们在数字化和AI落地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拆开问各位,首先是和韩总这边交流一下,我们在数字化应用落地破局的过程中,从您的思考或者您的经验来看,多平台这个问题,您希望怎么解决,或者从经销商的角度来讲,我们愿意付出哪些?组织上或者哪些改变也好。

韩伟:多平台这个问题,我认为短期内是无法根本解决掉的,但是有一些权宜之计。为什么没有办法根本解决?因为软件提供方是不同的供应商,或者需求方不一样。但是从我们的使用方是统一的。短期的方法就是做一些接口,但是这个接口中间也有一些障碍,比如说一些主机厂不愿意开放接口,做API不愿意开放。但是其他的可以通过API的方式做一些权宜之计解决,但是根本性的解决,经销商一定要把自己的中台建设好,数据资产要做足够的沉淀,这一块是未来核心的东西,其他的前端和后端都可以往上面搭。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认为从中期来看的话,首先还是把自己未来的业务怎么做要说清楚,规划清楚,这个依然是需要改革的一个阶段,特别是我们现在汽车行业进入到一个存量市场,在增量市场里面我们可以在增量市场里面找利润,存量市场就是从人家锅里面盛酚,它是零和博弈。

实际上这种零和博弈的市场里面,就需要提高自己的效率。我们希望通过数智化提升效率,但是目前来看这个事情一分为二的看,如果没有进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没有提高效率,带来的是负效应,但是从中期来看是必由之路,必须往这个方向走。

所以,从我们的角度也在做一些业务模式的优化,包括用户的打通,特别是跨业态用户,我们也在做尝试。我们可能和其他的集团不太一样,我们集团是多样化的,除了汽车之外有电器、超市、百货,我们也是海尔集团在重庆的战略伙伴,之家这个事情我去年就知道了。包括政企部把海尔整个大产业打通,其实我们也和它提过,包括之家和卡泰驰我们也有合作,和电器也有合作,这部分的用户是统一的。今天田总专门提到未来的规划,这些规划和我们的想法是高度一致的。本来5月份的时候就谈到这些方面的一些合作,这些方面其实是对我们行业的一些创新和资源整合。

类似于这种业务模式,包括刚才我们谈到本企业从前端全域营销获客角度,如何高效转化的角度,以及保客如何再次进行挖掘和售后率提升的问题,流失率降低的问题,存量市场新增的新车销售,如何在存量客户里面产生新车的线索问题,这是汽车行业这部分的营销,如何全生命营销打通的问题。这个东西做好之后,我认为AI是可以全流程进行赋能的。当然,现在AI还在进化。刚才你谈到AI很多智能,实际上现在举个AI不完善的地方,AI可以一本正经的和你乱说,可以引经论据的说瞎话。

实际上它的问题就在于训练的数据量不够,将来是全量的训练,有足够的大数据,真正的大模型、大数据,智能化程度是非常高的。所以,对刚才碳达的所有的业务环节,未来AI都可以覆盖,但是需要一个过程。

现在我们可以做的一些标准化动作,标准化业务,AI比人做的好。比如说标准的问答,类似于保险是标准化产品,它的业务用户问到的问题不超过二十个,这种可以由AI取代部分销售人员做智能销售人员,这些都相应做了尝试,之家做了尝试,第三方的产品也有,这个方面应用会非常快,我们也想在这方面发力。

但是更大的价值是跨业态的用户融合,AI如果能够把海尔全国几个亿或者重庆我们有多少,这部分的用户和我们的用户进行碰撞之后,AI的能力比较强之后,我们不需要打标签,为什么打标签?因为我们的运算能力不够,现在能力足够的话,我是按照一客一标签,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标签,针对这个用户可以把跨业态的权益进行融合,营销进行融合,这两个行业都是消费极低频的,低频行业如何让用户接触频次多?其中一个方面就是把产品的宽度做大,把家电、智能家居和出行这部分融合的,低频的会适度的变成高频,这个对我们做汽车应该有加分项的,抛砖引玉。

魏鹏:韩总说的非常好,有两个观点非常重要,切入非常准。第一个是我们经销商的生意做的是用户的生意,我们希望这个用户在我们业务范畴内有很多需求,我们通过数据基础的搭建,AI的应用,不断的满足用户的需求,不管是金融类、购买类、保险类的等等。

所以我们经销商体系数字化平台和应用AI,更应该关注和用户的接触频次和他当时所需要的需求。另外一点提到非常痛的一个点,不管是AI也好,还是一些工具也好,它当前没有那么智能的核心关键可能在于数据不够,训练不够。

如果说我们的AI一定是一个未来的趋势的话,我们培训AI的新员工对于我们来讲就是很重要的工作。刚才谷总提到的是在很多领域适用过AI,不管是对话、内容生成、直播等等。在困难和期望环节,谷总聊一聊从您的经验来看,我们希望怎么解决虽然现在有AI,但是它的效果并不够好,或者您希望这个过程当中整个行业做一些什么事情去解决问题。

谷亚雷:我觉得是这样,我们前面尝试着不同的AI产品,我认为现在还是一种碎片化的AI能力,它不是真正的全产业链的AI。实际上就是不同的模块当中,不同公司开发出来这样的模型,推到市场上让大家去运用了。但是做的过程中,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所以可能在这种状况下,如果想管理好一个客户整个的全购买周期的过程中,确实还是带来更多的一些不太好的体验。我们更希望的是真正的AI工具是要把每一位客户整个的消费周期全产业服务好,整合到一起。特别是作为客户感受,因为我们自身也是一个单独的客户,如果都是在点上,或者一段上去实现我们的服务功能的话,我们的体验就不会好,感觉非常差。现在如果我们把一个全产业链,一条线顺畅的完全链接到一起,这是我们对不同的AI产品和不同模块业务下的功能去期望的更多产品。因为前面讲了,从内容生成到客户私信的产生,到留资、邀约到店、洽谈到交付,整个过程中都有不同的产品,但是不能完全标签化的每一位个性的客户个体,从整个前沿生产出来,不是说一个人为它服务,是不同岗位的人服务它,如果这些顺畅连接起来,客户的感受就完全不一样了。那个是AI对我们客户的体验,带来真正的赋能感受,所以期盼AI赋能是全产业、整个周期的赋能过程。

魏鹏:谷总提到的点非常具有挑战,AI相当于跟着用户流程陪着整个业务跑一遍,需要我们本身业务现在各个环节的数据积累,做好基础,在各个环节里面,我们有优秀的案例可以供我们数字人也好,Agent也好去学习,然后再让它模仿,最后落到我们实际的业务里面去。刚才说到底层数据的建设,顺骋集团刚才说类似于发票、进销存等等做了很多底层数据的搭建。从杨洁总这边来看,您当前遇到的可能业务环节还在拆散,平台是多元化的,效能还没有达到像我们大模型时代,包括ChatGPT宣传的那么好。在这种情况下,从您的视角来看,哪些问题是当前的技术能力可以解决的?哪些问题可以先放一放,我们后面再规避。

杨洁:其实想和大家说一下我这边的看法,或者说我们集团的一个态度。我们在面对AI这样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数智化产品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其实先决条件是我们自身的信息化的完善,我们从全链路,包括我们的金融、库存、预警和GP123每一个环节,是否能够给我们提供比较好的智能建议,实现的前提之前,是我们所有信息的完善。也就是说我们目前如果说经销商自身的信息还是在这边一片,那边一片,这边有手工的,那边有线上的,这样的情况下很难一整套的完全赋能到我们这边,所以其实是两方面共同的努力。我们这边把我们自身的所有的渠道从售前到售后,所有端口都完善打通,一个客户从线索进入到完成我们销售,售后的保障,以及周期性的质保和替换,我们产品可以提供怎么样的预警,该提供怎样的服务了,这是基于真正的客户角度做的方向,这也是我们迫切的真实的需求。客户量我们是在不断的庞大,其实对给到客户的服务我们希望是最好的,希望是有品质的,最多的是跟客户的触达,怎么样是客户满意且不被打扰的。我们说是像朋友,其实我们更多提供的应该是优质的服务,其实是这样的一个全链路的嵌入到我们集团系统中的功能是最重要的,在那之前是我们做好自己自身的业务,谢谢!

魏鹏:能听的出来顺骋集团的思考和行动都很扎实,包括三位都提到我们的AI因为记忆力更好,数据库处理多线程的能力更强,应该跟着我们的用户帮助我们识别我们的服务应该在哪个阶段。刚才王维总提到润华集团在AI使用方面相对谨慎,刚才也提到在业务痛点里面,也存在集团内跨品牌用户转化的问题。从您的视角来看,我们传统的各个店的品牌拆分模式很难凑集团侧打通用户品牌置换包括服务的场景,从您来看,用数字化方式或者集团整体牵头去做的话,这一块有没有机会?

王维:这其实就是我今天看完楚总那个材料之后,让我很有感触的一点。其实这正是我一直想干的一件事,你看我的职务是数字营销与客户运营部,刚才你说的就是客户运营。客户运营分三个部分,一个是店端集团客户保持,一个是集团客户整体置换需求的满足。另外一部分是我们沉淀的很多的各个渠道沉淀的几百万的客户线索我如何用?这其实是总部我这个岗位对于我说的第二、第三件,第一件事情是我们可以通过很多管理手段能解决的,第二、第三件事情是总部如何赋能于店端的事情。以前我一直头疼的是我想知道客户是不是该置换了?他想置换什么?我从什么时候能介入?过去是通过人为判断或者说店和店之间的部门墙无法打通,这件事情唯有集团统一抓取才行,但是集团不可能有人盯着每个客户,唯一手段是通过AI完成,只不过AI完成还需要符合客户及时的介入问题,还符合客户及时的挖掘问题,涉及到AI的训练,对于模型和客户判断准确与否,还涉及到集团等等的一些管理情况。

除此之外,第二个问题刚才我说非常好,准备开完会之后专门找我同事说把那个材料要过来,回头我们专门研究一下,能不能把这个事情及时的往前推进,因为那是总部管理人员价值的体现,帮助店端实现更好的盈利。第三个是我有很多沉淀的客户,刚才也有嘉宾说了,以前这些沉淀客户再激活的问题,过去我们用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人工智能的呼出,说实话都用过,我相信他们都用过,但是效率不高,效果不好,而且成本还很高。所以,下一步这方面也是我们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过程,我们如何配合着让它训练的更好,让它的成本降下来,我们才能更好的挖掘客户,因为你只有了解到客户的需求,才能服务于客户,满足客户。

魏鹏:首先王总对楚总讲的内容非常感兴趣,沟通到现在,都围绕的是如何让我们现在有的,不管是技术是高大上的,还是说非常接地气的,能够实实在在的帮助我们的业务过程。2023年上海人工智能大会有几个大佬分享的时候说了一句非常有深意的话,其实未来的时代不是所谓的AI也好,大模型也好,其实它是一个会用AI的组织,或者会帮我们落地AI的那么一个团队,只有掌握了落地的技能和组织的形式才能让我们更好。比如说我们现在整个运营环节当中有一些队伍和流程,可能在后面的时代里面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我最后想和大家讨论一个问题,作为经销商集团,很难大量的技术很难做到自研,之家刚才讲的大家都非常认可。在我们如何摆脱市场供应商、大的云服务公司的前提下,我们作为经销商集团,希望对这些技术服务上和供应商具备什么能力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完成我们经销商集团数字化、AI化转型的想法?

韩伟:术业有专攻,经销商不可能全部自研系统,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合作就面临一个问题,互相之间的理解和了解。特别是通用性人才,既懂技术又懂AI,这种人才很少,甚至没有。技术和业务没有有机融合,这个系统就不可能成功,这是所有的数字化系统、AI都会面临的难题。

首先第一个是业务环节,我们作为经销商集团,自己该怎么做业务一定要想明白,有了这个基础之后,才能和第三方研发公司做充分的沟通。客观上来讲,技术我认为不是难题,技术将来都会解决,AI也会解决,其实难的是业务怎么做。业务既是对未来市场的洞察,用户的洞察,产品的洞察。我们中间是做连接的,我们怎么提高效率?消费降级是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提高效率是必然的,总的成本领先是效率领先。作为经销商集团,我们自己要下功夫把它想明白,这是一个。

另外一个是我们在技术的赋能上和我们业务结合上面,中台和底层是所有数字化基建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搭建才有根,否则就没有根。这个中台很大概率应该经销商自己打,前端面向用户的这一端各方赋能,这个是比较好理解的。像我们之家本身就是有股东的背景,股东的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生态,这一块我觉得对业务的帮助,未来业务的规划和业务的走向上面,这个方向是非常好的方向,我们这个集团本来有这个基因,希望往这个方向发展,融合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否则我们都是以生意为中心。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所有的工具都是基于为业务赋能提高效率,而不是替代。

所以你刚才谈到了非常好的一点,工具不是来替代人,它是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的。以前可能用笔,然后用电脑,然后有一个什么软件提高我们的效率。现在我们用AI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我认为这才是我们经销商未来的出路,或者是进阶非常好的一个方向。

魏鹏:谷总分享一下怎么实现我们的愿景和梦想。

谷亚雷: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矛盾点,我刚才讲了我使用AI工具一年多时间了,基本上一两个月都要跟AI的供应商进行交流。为什么我们说它是一个矛盾点呢?核心的点不是我们现在开发的AI工具的模型不够好,也不是我们的底层数据不够量大和完善,实际上后面引申的问题是算力的问题。我们的AI看似很智能,实际上不智能,它的学习弱小,核心的问题是算力不够,如果算力够的话需要无限大的基础去支撑。在这个过程中,它所售卖的产品究竟收费多少钱才能达到它要去有足够算力的设备支撑它才可以做成。所以,我感觉大家又想推出这个工具获得一些收益,但是又不知道投入多少成本实现它,所以造就了现在这个节点上有一些非常困难的地方,可能它不完善,所以作为我们使用者,不愿意去高付费,或者说付费的一些情况去使用。我们不去出钱,它就不可能有更足够的算力支撑它,所以形成了我们这个产品说的非常好,从它的模型设计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是完全可以实现智能化的,但是它的学习能力特别弱,就是后端算力不够造就的不智能。所以,这个过程中,我们还期盼有能力的大家,类似于之家和海尔这些有背景的,前期投入更多算力完善好它真正的AI工具。实际上我们每天产生的底层数据非常庞大,需要很强的算力实现,实际上把它的这些数据很快的算出来,它的智能化就会大面积提高了,就是因为在使用的产品当中要有产品,究竟售卖多少钱能够接受?这个产品用一千使用一个月,我可能就会用,如果说十万就不用,十万就可以支撑它后面的这些算力能力。所以,这个矛盾点如何突破?突破了我们AI就可以打大提高一步。

因为我跟不同的供应商在交流的过程当中,得来的是AI工具模型和底层数据没有任何问题,实际上是真正的投入这一块的AI工具当中的算力还是不够的。我不知道对不对,这是我在交流的过程当中得到的这样一些信息。

魏鹏:可以听出来谷总非常关注我们既然已经放到实际业务里面了,我就关注它的ROI,希望平台性公司先烧钱,让我们享受到更好的服务效果,非常能够理解。从杨洁总的视角看,下一个阶段主攻业务上的一些问题,您觉得需要行业、供应商也好,对顺骋集团提供什么东西?

杨洁:其实集团现在方向指示比较清晰,因为我们经销商的本质是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之前只是人在提供服务,以及一些基础的信息给客户提供服务。在我们从2024年飞速的发展过程当中,我相信一定是不断完善的,就会变成人+数字化工具给我们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是我们无论是使用工具或者做任何事情的本质,只要不抛开这个本质,做各个动作都是有意义的。

我们在想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一个智慧中台,智慧中台根据我们已有的库存信息、金融信息,包括我们的配件信息、精品信息等等,给到我们每一个终端的使用者,包括我们的邀约员,我们的销售,我们的SA,我们的售后接待,各个终端我们可以随时拿起来,我看到汽车之家也有类似的产品,智慧画像。这些产品可以嵌入到我们的系统中,能给到我们一些基础员工,提供一些特别专业化的指导,给客户讲配置,给客户讲金融讲的特别专业。包括我们的库存如何,我们的主管可以看到这一台车卖出去到怎样的盈利点是合适的,我们实际库存的预警,包括我们进销的预警、返利的预警、现金流的预警,这是我们迫切需要的。当然,我们也在不断的和各方沟通、碰撞,包括前段时间的云栖奔,可以看到很多好的产品出现。这个在我们集团不久就会实现,我们希望大家和我们多多沟通,我们多多碰撞思想。

魏鹏:王维总来看,今天会上已经有一些收获,接下来从您的视角看,当前最需要我们的数字化、AI也好,什么样的服务商和团队,怎么实现您当前可以实现的想法?

王维:其实上一个问题我说到了,我刚才说了第二件事情,第三件事情,都需要有一个好的工具。前面几位领导讲的很全,我觉得根本上来讲,对于科技公司也好,对于垂媒上市公司也好,能够给经销商集团提供一个能够满足我们服务客户需求的,符合经销商集团自身特点的,地域性质的这样一个工具就是我需要的。当然,还需要我能不能了解客户需求等等,这个问题很难,越是简单回答的问题越不好实现。

像刚才谷总说的需要加算力,他的要求就比较容易达到,像我说的就比较宽泛,不太容易解决。但是我觉得这个事情就像前面韩总说的术业有专攻,经销商是卖车的,服务于客户,做售后的。科技公司是做产品的,这个产品好用不好用得让我们用起来看,用的过程当中我们能不能根据我们的需求做个性化的调整和定制和改进,我觉得这个是一个长期合作共赢的过程。

魏鹏:没错,您说的非常多,因为我们的经销商业务,每一个集团不同的品牌,不同店的数量,不同地域和定制化需求,肯定是少不了的。我总结几点,我们专业能力上强一些,第二个是可能是我们在成本上控制一下,让经销商获得实惠。然后和我们经销商的数据共同建立的,以及定制化的一些能力。非常感谢各位嘉宾,今天给我们带来非常有深度,而且很坦诚的分享。

我今天也学习到了非常多,包括韩总说到经销商服务是服务用户,以用户为牵引。谷总需要的是全程赋能,而不是零碎的技术。我们的杨总说到夯实基础才是我们达到真正智能化的前提。包括王总提到的我们要把功能用到精细化的用户运营里面去,而不只是放在我们的每一个环节里,非常感谢大家,我们收获很多,相信接下来我们的服务人员根据大家的诉求做更多的咨询服务,帮助大家诊断当前的问题,引入更多好的产品和技能。



Source link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程序员中文网 » 圆桌讨论:AI如何在汽车零售终端快速落地?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