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牛市,“全球科创家” 发力了


最近,资本市场的科技热就像盛夏的气温一样,一路飙升,根本停不下来!

先是美股那边,一场“造富神话”直接把热度拉满。甲骨文股价单日暴涨36%,市值一天增加近2000亿美元,创始人拉里·埃里森直接踩着这波AI东风,以3930亿美元身家登顶全球首富。

这件事情不光让美股科技板块沸腾,更给全球资本市场传递了一个信号:AI驱动的科技浪潮,还在加速向前冲。

这一次,A股市场也没掉队。今年以来,科技股的表现堪称顶流。以最能代表科创行情的科创综指(000680)来说,截至9月11日,年内涨幅已经达到42.7%,远超沪深300的15.58%、上证50的11.11%的涨幅,在主要宽基指数中排名前列。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9月11日

港股那边也不示弱,恒生科技指数2024年就涨了近19%,2025年又接着涨了31.8%,不少在港上市的中国科技公司,估值和业绩都在同步回暖。

在这波科技行情里,浦银安盛基金旗下基金表现优异。Wind显示,9月11日,浦银安盛高端装备(A类019864;C类019865)最新净值分别为2.0984、2.0781,创下新高。该基金成立于2024年3月28日,一年多的时间净值已经实现翻倍,在同期成立的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收益率表现优异。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9月11日

另一只浦银安盛全球智能科技(A类006555;C类014002),表现同样亮眼。这只基金2019年1月29日成立,算是陪着科技行业走过了好几轮周期,A类成立以来收益达到133.87%。六年多的时间内,既经历过科技股的回调,又有AI行情的启动,基金能够稳健增长,实力确实不一般。

可能有投资者会问,现在科技主题基金这么多,为什么浦银安盛基金能脱颖而出?其实答案藏在两个层面:一是基金经理对产业的精准判断;二是公司“全球科创家”的整体布局。

投资AI:

盯着“能落地的机会”

浦银安盛高端装备混合基金经理李浩玄,他的投资风格用“实在”两个字形容最贴切——盯着产业里“能落地、有业绩”的机会。

聊李浩玄之前,先得说他的背景:机械研究员出身,2015年就加入浦银安盛做研究,从机械行业挖到机器人、AI,算是陪着中国科技产业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这种深耕细分领域出身的基金经理,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飘”,看技术、看行业,全是实打实的细节,没有空话套话。

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AI可以天马行空,投资需要常识”。这话听起来简单,但在去年AI最火的时候,能守住这份清醒并不容易。比如,2023年ChatGPT刚出来那会,A股市场一下子冒出一堆“AI+”概念,从AI+教育到AI+医疗,不管沾不沾边,股价先涨一波。但李浩玄当时很冷静,紧抓“理解、常识、路径”三大核心,避开了“伪AI”标的,重点布局了机器人产业链的上游零部件和主机厂商,这为日后的业绩爆发打下了基础。

后来的市场走势也印证了他的判断。2023年的AI行情,最后只有光模块、服务器等少数上游算力标的能持续创新高,很多跟风的公司股价又跌了回去。

随着大模型的爆发赋予人形机器人“灵魂”,产业逻辑形成闭环,生成式AI与机器人结合创造出真正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链开始初步形成,投资标的在资本市场迅速“扩圈”。

李浩玄敏锐地发现了这一赛道的投资机会,重点关注了机器人上游零部件和主机厂商。当时很多投资者不理解,觉得“零部件竞争太激烈,利润薄”,但李浩玄有自己的判断:机器人要量产,最先受益的就是上游零部件,因为不管谁家做机器人,都得用这些东西。而且现在A股做机器人零部件的公司虽然多,但真正有技术壁垒、能稳定供货的没几家,最后肯定是龙头通吃。

果不其然,2025年人形机器人迎来量产元年,上半年相关零部件公司的业绩同比大增,李浩玄管理的基金也跟着吃到了这波红利,Wind显示,截至9月11日,浦银安盛高端装备A年内收益率达56.47%。但他并没有因此放松,今年以来把注意力聚焦于更有技术储备、成本管控能力、产业链地位的制造业龙头。

在投资方法上,李浩玄有个“五维模型”——量、价、份额、净利率、估值倍数。他认为,“五个数相乘就可以算出市值空间,但每个人对量的估计差异很大,所以最后结果也差异较大。”但他也强调,这个模型需要动态校准,一旦产业链有所变革,整个假设都要推倒重来。

从浦银安盛高端装备的重仓股可以看到,李浩玄选股倾向于选择具备深厚积淀与持续投入能力的制造业巨头。

数据来源:基金半年报,Wind,占股票市值比。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全球科创家:

把国内外投资机会都攥手里

如果说李浩玄是浦银安盛科技投资的先锋之一,那公司的“全球科创家”布局就是强大的后盾。

“全球科创家”是浦银安盛倾力打造的科技主题基金品牌,汇集A股、港股、美股等地区的优质科技资产,深耕机器人、算力、AI应用等尖端产业的投资研究,力争帮助投资者把握时代变革,分享科技进步的长期红利。

目前在产品布局上,“全球科创家”形成了覆盖A股、港股、美股的“科技投资矩阵”。比如银安盛高端装备混合以机器人为主,同时在半导体领域进行重点布局;浦银安盛科技创新优选(009048)重点在人工智能、算力进行配置。Wind显示,截至9月11日,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55.87%,近一年收益率126.08%,远超同期业绩比较基准33.90%、61.89%。

俞瑾作为浦银安盛全球智能科技的基金经理,对这种全球布局有更深刻地理解。她曾在采访表示:“由于科技行业全球分工协作的特征,因此科技投资必须立足全球视野,才能真正把握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方向。”

俞瑾带领的国际投资团队一直关注AI科技爆发的前景,意识到作为AI时代的基础设施,算力建设将推动GPU芯片需求大增,会让拥有最先进GPU设计能力英伟达公司获益匪浅。根据浦银安盛QDII产品的历年年报和季报显示,相关产品对英伟达等多家世界级AI龙头企业进行了左侧布局。

科技投资的长期逻辑:

跟着产业趋势走‍

现在很多投资者看到科技股涨得猛,就想冲进去赚快钱,但浦银安盛的“全球科创家”思路里,更看重长期趋势。

从数据来看,中国的科技产业正在加速崛起。比如新能源车2024年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光伏组件全球占比超过90%,而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这些新兴赛道,中国也在逐步缩小与海外的差距。这种产业趋势,给科技投资提供了长期支撑。

但也要提醒大家,科技主题基金波动不小,投资前得想清楚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另外,投资科技基金不要追涨杀跌,要长期持有。正如李浩玄所说,科技产业发展是有周期的,不会一直涨,也不会一直跌。只要产业趋势没变,就应该耐心持有。

最后总结一下,浦银安盛基金能在科技赛道站稳脚,靠的不是运气,而是“深入产业的研究+全球布局的视野+专业的基金经理团队”。如果你想参与科技投资,不妨多关注这类有扎实投研功底、能把握产业趋势的基金公司产品。



Source link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程序员中文网 » AI牛市,“全球科创家” 发力了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