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鸣:稳定币是支付工具,不是理财产品


9月9日,“第二十五届投洽会·凤凰网梧桐夜话”交流晚宴在厦门举行。政商学界领袖齐聚一堂,围绕“浪潮之巅 投资未来”主题展开高端对话,前瞻全球格局下的投资机遇与产业趋势。

香港Web3.0标准化协会执行会长李鸣出席活动,针对稳定币的核心定义、关键特性、主要应用场景和常见误区向凤凰网财经进行了解答。

他表示,可以把“稳定币”理解成数字世界中的“一般等价物”,“就像我们在现实环境中用人民币作为交换媒介、支付工具一样,在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环境中,稳定币承担了类似的角色,完成支付和交易的过程”。

为什么叫“稳定”币?主要是因为它能保持价值稳定,李鸣表示,常见的加密货币价格波动很大,而稳定币通常锚定法币,比如美元、港币,所以其价值基本不变。

李鸣 强调,稳定币不是投资理财产品,它本质是支付工具。合规的稳定币背后,是有在第三方存托的法币资产为支撑,是1:1储备的。例如,如果要发行100万人民币价值的稳定币,就要在相应银行托管100万的人民币现金或高流动性资产,确保兑付能力。

李鸣介绍,目前美国、中国香港、欧盟等地,对稳定币都实行牌照管理制度。发行方需要向监管机构申请,符合要求后才能发行稳定币。

稳定币的种类不少,使用哪种稳定币,要看场景需求。李鸣举例,例如在北美,美元稳定币使用得更多;若未来推出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在一带一路沿线或更适用。本质上,稳定币的流通范围还是取决于它背后法币的接受度和使用生态。

稳定币能用来做什么?李鸣表示,在跨境贸易场景里,稳定币能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他举例,一家钢材公司到澳大利亚采购矿石,涉及多方协作,比如物流、资金流、数据流,这是一个多方不易互相信任的环境,借助区块链底层和稳定币支付,可以实现信任,省去大量中间环节,“原来跨境支付可能要一周,现在几小时就能完成”。

它适合跨国、跨地区、低信任的场景,“反过来说,如果双方本就是同一银行体系内的用户,传统转账已经足够高效,反而没必要用稳定币”,李鸣表示。

目前稳定币更适用于金融机构间结算和在B端跨境贸易中的应用,普通人如果要接触稳定币,李鸣 强调,首先要明确:它不是用来理财的,不应该期望通过持有它赚取利息。它的核心用途是支付,尤其是跨境场景。比如在中国香港的菲佣要汇款回家,使用稳定币可以更快、更便宜,但一定要注意选择持牌合规的发行机构,警惕诈骗和虚假宣传。

李鸣 强调,目前稳定币还处于发展早期,监管框架还在不断完善。不同国家之间的监管差异、跨境协调、技术标准统一等问题,都还需要时间来解决。但他认为,未来5年-8年,随着技术成熟、场景丰富、监管跟进,稳定币有望逐步成为下一代互联网(Web3.0)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

最后,他强调,任何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演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稳定币带来价值,但它也伴随风险,尤其是行业初期,从业者要提高辨别能力,选择合规主体、合规业务,理性参与。



Source link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程序员中文网 » 李鸣:稳定币是支付工具,不是理财产品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