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又一百年汽车巨头大地震


作者:枫叶

来源:正商参阅

难以想象,百年汽车巨头,居然被电动车给绊倒了!

通用和福特,一直以来都是美系车的代表,后来才有了特斯拉,可惜同行是冤家,特斯拉不仅蚕食两家的市场份额,还跑到国外建厂,真是一点“前路”都不给它们铺。

强劲动力、宽敞空间......这些往日美系油车赖以生存的优势,在新能源车面前不值一提,反倒是油耗高、小问题频出且保值率低这些缺点一直被诟病,从未被重视。

最终也因此在汽车市场上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销量骤降,转型困难。

福特汽车宣布推迟120亿美元电动汽车投资,通用汽车的日子更加难过。

这家117年的汽车巨头,在中国市场曾年销超400万辆,远超同期的本田和日产。如今,销量暴跌,腰斩不止。

前些年因三缸机受尽争议,近几年又未能及时跟上新能源产品的步伐。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悍马等品牌只能依靠大补贴救市。

困境之下,通用汽车宣布大裁员。

只是,一家历经过世纪风雨沧桑的百年品牌,仅靠裁员能在新能源大潮中“翻身”吗?

01

突发!通用汽车又双叒叕宣布裁员了。

近日,通用汽车宣布将对美国底特律的电动车工厂实施临时裁员,涉及约360名工人。

裁员原因也很直接:GMC Hummer EV 和凯迪拉克 Escalade IQ两款高端电动车销量未达预期,通用选择降低产量,来减轻库存压力。

在中国新能源车迸发的今天,通用汽车也梦想着插进一脚大赚特赚,可惜底蕴不足导致其成本高昂、新车缺乏亮点,就连价格也十分令人“抗拒”。

要知道,特斯拉Model Y补贴后才卖3.9万美元,而Hummer EV起售价8.9万美元,Escalade IQ更是高达13万美元,对比中国新能源车对用户满满的“诚意”,哪怕喜欢买高价车的美国车友也对通用这两款电动车失去了购买欲望(美国电费高昂,公用充电桩少,家用安装费用很高,配套产业链更是寥寥无几,可以说没有适合新能源车生存的“土壤”)。

可悲,公司的转型决策失误,最后让员工来“买单”。不过,用裁员来匹配转型节奏,这好像也是车企在电动化转型中常见的阵痛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通用汽车已经不是第一次裁员了。

早在2024年8月,软件部门就裁掉了1000人;9月,堪萨斯工厂裁员1700人;12月,通用甚至直接终止了自动驾驶项目Cruise(项目已亏损超100亿美元),2300名员工被转岗或遣散;2025年5月,道朗格进口车平台也裁撤上百人。

讽刺的是,当美国工厂裁员时,通用在中国市场却实现连续三个季度的盈利,2025年第二季度销量同比增长20%,新能源车型销量增速高达50%。

可惜却依然难以拯救通用汽车的“恶疾”,深层的品牌定位模糊、新能源转型滞后等。

还有一个信号,通用汽车CEO玛丽·博拉抛售其所持公司股票的四成。

文件显示,玛丽·博拉在8月底抛售了37万股股票,套现约2167万美元,占她所持公司股份的四成。更可怕的是,在过去六个月内,通用汽车内部人士在公开市场进行了十次股票出售。

连自家总裁都在“逃离”,再结合近期的频繁裁员,这说明了什么,大家应该早已心知肚明了。

对内部人士而言,通用的辉煌只属于过去,现在的低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通用看不到未来!

02

百年通用,并非无用。

GMC,作为“General Motors Company(通用汽车公司)”的缩写,自其诞生之日起,便与汽车工业的历史紧密相连。

通用汽车公司的前身是1903年由戴维·别克创办的别克汽车公司,别克销量也曾一度超越福特和凯迪拉克,可惜不久公司就陷入了困境。

1908年,威廉·杜兰特,这位美国马车制造领域的佼佼者,想要结束当时汽车工业数百家公司并存的局面,在整合了别克汽车和奥兹汽车公司后,创立了通用汽车公司,声势之猛,令人瞩目。

不仅如此,通用汽车后面更是相继将奥克兰汽车公司、凯迪拉克汽车公司和雪佛兰收入麾下,从而一跃成为华尔街评价最高的公司之一,其影响力之广,享誉美国。

1912年,凯迪拉克率先采用了电子启动器,这一创新举措在20世纪汽车工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用汽车也在这一年正式采用“GMC”作为品牌名称,正式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1919年,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推出了独具特色的分期付款等优惠政策极大地推动了通用汽车的销售增长。凭借这些策略,通用汽车不仅成功击败了福特汽车,更一举成为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不过后来,随着石油危机的爆发以及来自竞争对手的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通用汽车的经营状况逐渐下滑。

和特斯拉一样,进入中国市场,成了通用汽车命运转折的一个重要节点。

03

彼时,中国汽车市场初次大爆发,进口汽车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看到上汽大众桑塔纳在中国市场取得巨大成功后,几乎所有外资品牌挤破了头都想进入中国市场,最终上汽选择了和通用合作,别克新世纪轿车也就成了上汽通用下线的第一款车。

事实证明,通用汽车这一步走得实在是太对了,不仅间接拯救了本土的销量困境,还为其在神州大地上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甚至成为产销突破千万辆的汽车巨头。

借助雪佛兰、别克和凯迪拉克三大品牌,通用汽车成功覆盖了从低端到高端的各个市场层次,其销量一度非常强劲。

2017年,通用汽车及其在华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累计销量首次突破400万大关。同样,这一年也是合资车企的巅峰之年,站在山巅的两大合资品牌均来自上汽集团,上汽通用的销量为全年200万辆,这是其首次突破200万大关,也是合资车企最快突破这一成绩的纪录保持者。

同年,上汽大众以206.3万辆的成绩压制了上汽通用,双方差距6.3万辆。本以为这场竞争会继续在未来几年走向白热化,但时代已经悄悄改变了。

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还不足百万,仅有77.7万辆;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高达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连续10年稳居全球第一。

8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的批发销量为130万辆,同比增长24%,环比增长10%;今年1-8月累计批发量达893万辆,同比增长34%。

其中,比亚迪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7.36万辆,长安汽车8月新能源销量8.8万辆,奇瑞集团8月销售新能源汽车7.12万辆,零跑汽车8月新能源车销售5.7万辆,鸿蒙智行8月新能源车销售4.46万辆,小鹏汽车8月新能源车销售3.77万辆......在电动汽车的大势裹挟下,属于中国新能源车辉煌的时代来了!

04

昔日风光无两的“通用系”三巨头——雪佛兰、别克与凯迪拉克,如今竟在新能源的浪潮中悄然褪色,令人不禁唏嘘。

值得肯定的是,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时间里,通用汽车在国内不仅获得了巨额市场份额,还创造了巨大的利润,并和德国大众争夺国内汽车销量第一的宝座。

属于外资汽车品牌的好日子,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通用裁员从表象看,是产能与销量不匹配的结果;从深层次看,则折射出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智能化赛道上仍面临不小的挑战。

福特汽车此前也宣布推迟120亿美元电动汽车投资,并减少F-150 Lightning电动皮卡产量。这些调整都足以表明,传统汽车制造商正在寻找电动化雄心与市场现实之间的平衡点。

回顾GMC的百年征程,我们不难发现,其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品牌对于技术创新的不断追求、对于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以及对于品质的极致追求。

能否在电动化赛道上稳住阵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在控制成本和保持技术投入之间找到平衡点。

就像上汽通用所做的一个不起眼却很容易用户感知到的事情就是“放下身段”,不在小事上与用户较劲。

放下傲慢和臃肿的流程,全面接轨用户思维,才是“通用们”真正能够“重回牌桌”的充分必要条件!



Source link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程序员中文网 » 突发,又一百年汽车巨头大地震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