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上午收盘时,大金融异动,券商、互联网金融板块率先发力,带动指数涨幅扩大。同花顺、指南针等个股大涨,长城证券、天风证券涨停,东方财富(300059)上涨6.73%,成交额为181.65亿元,居A股第一。
上午收盘,上证指数上涨0.47%,深证成指上涨1.19%,创业板指上涨2.14%。
液冷服务器板块大涨
近期,液冷服务器板块持续走强,今天上午,板块再度大涨,川环科技、金田股份、东阳光等多股涨停。
液冷技术并非新生事物,产业关注度一直存在,在A股市场也时不时迎来一波行情。不过,本轮液冷服务器板块行情显著强于此前,背后的驱动逻辑有何变化?
机构表示,市场对液冷趋势的认知到了“量变引发质变”的拐点,有三方面催化因素。
一是功耗压力成倍增长:以NVL72为例,单机柜功耗达到120kW,风冷系统散热上限已被彻底突破。
二是集群多样化启动:不仅是英伟达,Meta、谷歌、亚马逊等正在同步推进自有AI架构和集群,未来均有望安装液冷散热。
三是部署进度得到实质性推进:从设计、验证到批量交付,液冷系统正从“样机展示”向“批量部署”快速演进。
根据浙商证券测算,英伟达GPU及云厂商自研ASIC芯片共同驱动液冷市场快速增长,2025年至2027年液冷市场规模大约分别为354亿元、716亿元、1082亿元,2027年有望突破千亿市场空间。另外,IDC数据显示,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在2024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与2023年相比增长67.0%。其中,冷板式解决方案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
从产业链角度看,液冷服务器行业上游是零部件供应商,为液冷服务器提供关键组件;中游负责液冷服务器的生产制造,整合上游零部件,推出冷板式、浸没式等不同技术路线的液冷服务器产品。其中,冷板式因方案成熟、改造成本相对低,在当下市场占比较高;下游主要是需求端,包括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及政府、金融、交通、能源等信息化应用客户。
中信证券表示,随着ASIC芯片及英伟达GB300的持续放量,液冷渗透率将大幅提升,市场空间扩容。国内液冷企业在技术、产品质量、成本、服务等综合能力优秀,看好国内企业出海的潜力。
固态电池板块上涨
今天上午,固态电池板块上涨,久日新材、铜冠铜箔、诺德股份等个股大涨。
最近,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布局进展。比如,龙头股国轩高科8月13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全固态电池中试线下线电芯良品率可达90%,已正式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2GWh量产线的设计工作。
目前,固态电池产业的设备环节受到市场关注。分析人士表示,固态电池产业化节奏加快,随着电池厂和整车企业中试线逐步跑通,产业链各环节降本持续推进,有望带动下游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整个固态电池产业链上游设备环节必将最先受益。
机构表示,从设备投资角度来看,全固态电池生产工艺与传统液态锂电池生产工艺的核心差异是驱动设备价值量重构的关键,这主要体现在整个工艺流程的前段和中段。全固态电池从电极制备和电解质制备都更适配干法技术,因此前段环节增加了干法混合、干法涂布等工序,价值量占比有较大提高;中段固态电池采用“叠片+极片胶框印刷+等静压”技术路线替代传统卷绕工艺,并删减了注液工序,价值量占比也有小幅提升;后段因化成环节高压化改造、设备对工艺环境要求提升,单机价值量也有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