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顾问服务纠纷:一位普通股民的维权心路历程
"王师傅,这只票明天至少5个点,现在买进去稳赚的!"去年三月,上海股民老李(化名)接到某持牌投顾公司业务员的电话时,怎么也没想到这个"稳赚"的建议会让他在三个月内损失近28万元。
一、从满怀希望到心生疑虑
老李是典型的"老八股"股民,平时喜欢在公园里和股友们交流心得。去年初,他接到自称某知名投顾公司的电话,对方准确报出了他最近关注的几只股票。"当时就觉得他们蛮专业的,连我自选股都晓得",老李用上海话回忆道。
在业务员小张的热情推荐下,老李先是购买了5980元的季度服务。随后被拉入一个"VIP实战群",群里每天都有老师分享"必涨金股"。看着群友晒出的盈利截图,老李陆续升级到3.8万元的高级服务,又追加了24万元的"私募通道"费用。
"开始确实赚了点小钱,但后来推荐的票一套就是十几个点。"老李发现,所谓的"老师"经常在收盘后才晒出当天涨停股的买入记录,而实际推荐的股票大多表现平平。当他提出质疑时,业务员却以"行情波动"、"需要时间验证"等理由搪塞。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二、揭开投顾服务的面纱
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老李逐渐看清了几个关键问题:
- 服务内容与承诺不符:当初承诺的"一对一指导"实际是群发消息;所谓"私募通道"只是普通证券账户
-
风险提示不到位:业务员刻意淡化投资风险,用"稳赚不赔"等话术诱导客户
-
收费依据存疑:高额服务费没有明确的服务标准和效果保障
"最气人的是,后来发现群里好多'客户'都是托儿!"老李苦笑道。那些天天晒盈利的账号,很多都是刚注册的小号。
三、理性维权三步走
通过专业团队的指导,老李采取了以下措施:
- 整理完整证据链:包括通话录音、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
-
厘清争议焦点:重点围绕服务内容与合同约定不符的问题
-
通过正规渠道协商:在专业人士陪同下与机构进行多轮沟通
经过两周的努力,老李最终拿回了大部分服务费用。"虽然过程有点折腾,但总算讨回了公道。"他感慨道。
四、给股民朋友的忠告
- 警惕"稳赚"话术:任何投资都有风险,承诺保本收益的多半有问题
-
核实机构资质:查清投顾公司是否具备相应业务资格
-
留存完整证据:从第一次接触就要保存所有沟通记录
-
及时寻求帮助:发现问题不要拖,越早处理成功率越高
如果您也遇到过类似情况,记住:维护自身权益永远不晚!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因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不当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