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稳赚群"到醒悟:一位股民的投顾服务退费之路
"每天三支涨停板!"——看着手机里跳动的群消息,杭州的李先生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号称"私募内部渠道"的荐股群,竟让他两个月亏掉了28万积蓄。
去年三月,自称某持牌投顾机构的"王老师"通过短视频平台联系到他,展示的"学员盈利截图"令人心动。在"限时优惠"的催促下,李先生支付了5.8万元服务费升级VIP,却发现自己收到的"独家内参"竟都是公开研报内容。当他质疑效果时,对方又推荐了更昂贵的"机构通道"服务......
联系 小羊维权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一、那些年我们踩过的投顾"坑"
像李先生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通过分析近年的投资纠纷,我们发现某些持牌机构存在以下操作:
- "免费午餐"诱饵
先以"诊股""解套"等名义吸引关注,再通过群内托儿晒虚假盈利截图(广东话叫"做马"),营造"不跟就亏"的氛围 -
服务内容缩水
承诺的"一对一指导"变成群发消息,"量化策略"实为公开技术指标,所谓"内幕消息"往往滞后市场数日 -
费用层层加码
从基础会员(9800元)到"机构专享"(8万元)分多级推销,用"最后一次机会"等话术施压
二、识别问题服务的三个信号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您可能需要重新评估服务价值:
✅ 投顾人员频繁更换
✅ 操作建议与市场公开信息高度雷同
✅ 亏损后立即推荐更高价服务
上海股民张阿姨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刚交钱时老师热情得很,后来发微信都要隔天才回,推荐的股票跟电视股评一模一样!"
三、理性维权三步走
- 证据固化
保存所有聊天记录、转账凭证、服务协议(特别注意带有"投资有风险"的免责条款) -
服务复盘
对照当初承诺,列出未兑现的服务项目(比如少了的直播课次数、缺失的持仓分析等) -
协商沟通
通过专业团队协助,以"服务不符"为由提出协商,多数情况能在15个工作日内达成和解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因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减少损失。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姓名均为化名,具体案例细节已做脱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