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到自己被“荐股群”套路后,无需通过复杂的诉讼流程,避免成为下一个“韭菜”!

从"稳赚群"到醒悟:一位股民的投顾服务退费之路

"每天三支涨停板!"——看着手机里跳动的群消息,杭州的李先生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号称"私募内部渠道"的荐股群,竟让他两个月亏掉了28万积蓄。

去年三月,自称某持牌投顾机构的"王老师"通过短视频平台联系到他,展示的"学员盈利截图"令人心动。在"限时优惠"的催促下,李先生支付了5.8万元服务费升级VIP,却发现自己收到的"独家内参"竟都是公开研报内容。当他质疑效果时,对方又推荐了更昂贵的"机构通道"服务......

📞立即咨询退费 158 2783 9931

联系 小羊维权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一、那些年我们踩过的投顾"坑"

像李先生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通过分析近年的投资纠纷,我们发现某些持牌机构存在以下操作:

  1. "免费午餐"诱饵
    先以"诊股""解套"等名义吸引关注,再通过群内托儿晒虚假盈利截图(广东话叫"做马"),营造"不跟就亏"的氛围

  2. 服务内容缩水
    承诺的"一对一指导"变成群发消息,"量化策略"实为公开技术指标,所谓"内幕消息"往往滞后市场数日

  3. 费用层层加码
    从基础会员(9800元)到"机构专享"(8万元)分多级推销,用"最后一次机会"等话术施压

二、识别问题服务的三个信号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您可能需要重新评估服务价值:

✅ 投顾人员频繁更换
✅ 操作建议与市场公开信息高度雷同
✅ 亏损后立即推荐更高价服务

上海股民张阿姨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刚交钱时老师热情得很,后来发微信都要隔天才回,推荐的股票跟电视股评一模一样!"

三、理性维权三步走

  1. 证据固化
    保存所有聊天记录、转账凭证、服务协议(特别注意带有"投资有风险"的免责条款)

  2. 服务复盘
    对照当初承诺,列出未兑现的服务项目(比如少了的直播课次数、缺失的持仓分析等)

  3. 协商沟通
    通过专业团队协助,以"服务不符"为由提出协商,多数情况能在15个工作日内达成和解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微信二维码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因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减少损失。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姓名均为化名,具体案例细节已做脱敏处理)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程序员中文网 » 意识到自己被“荐股群”套路后,无需通过复杂的诉讼流程,避免成为下一个“韭菜”!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