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顾公司不给退费还威胁怎么办?抓住对方违规操作的关键点,已成功退费!(附维权追回攻略)
"王先生,您这个情况我们真的没办法退款,合同上写得清清楚楚的。"电话那头,投顾公司的客服语气强硬。上海的王志强握着手机,手心全是汗——这可是他攒了五年的20万养老钱啊!
一、老股民的"馅饼"变"陷阱"
王志强今年58岁,是个老股民。去年10月,他接到自称某持牌投顾公司的电话,对方称可以带他操作"内部票","一个月20%收益不是梦"。刚开始老王还将信将疑,但看到对方发来的"客户盈利截图"和"专业分析师资质",再加上每天微信群里的"老师"喊单,他渐渐放下了戒心。
"王叔,现在升级VIP服务还能享受八折优惠,名额只剩最后3个了!"在客服的轮番攻势下,老王最终交了198000元的服务费。结果呢?推荐的股票不是跌停就是阴跌,三个月下来反而亏了30%!
当老王提出退费时,对方态度180度大转变:"退费?您这是违约行为!我们完全可以追究您的法律责任!"更过分的是,对方还威胁要公开他的交易记录。
二、这些"坑"你踩过吗?
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笔者发现,类似老王的遭遇绝非个例。很多投顾公司都存在这样的套路:
- 过度承诺收益:把"可能"说成"一定",用"稳赚不赔"、"零风险"等话术诱导客户
- 虚构成功案例:PS盈利截图,编造客户赚钱故事
- 服务与承诺不符:交钱前是"一对一专属服务",交钱后变成群发消息
- 合同暗藏陷阱:用复杂条款规避责任,甚至包含"不保证收益"的免责声明
"当初那个销售跟我说得天花乱坠,现在翻聊天记录才发现,所有重要承诺都是口头说的,合同里一条都没写!"深圳的李女士懊悔地说。她前后交了15万服务费,最后只拿回3万多。
三、退费维权"三板斧"
遇到这种情况千万别慌!根据多位成功退费者的经验,关键要抓住这三个要点:
1. 固定证据链(最关键!)
- 保存所有聊天记录(微信、QQ、短信)
- 录音重要通话(提前告知对方正在录音更有效)
- 整理转账凭证和服务合同
- 记录具体违规行为发生的时间、内容
2. 找准违规点
仔细对照《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常见突破口包括:
- 未进行风险测评
- 向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客户推荐产品
- 未充分揭示服务风险
- 夸大宣传过往业绩
3. 专业沟通技巧
通过📞立即咨询退费 158 2783 9931联系专业人士后,老王学会了"三步沟通法":
1. 先礼后兵:"我非常认可贵司的专业性,只是有些服务细节需要确认"
2. 有理有据:"根据《证券法》第XX条,贵司在XX方面可能存在瑕疵"
3. 留有余地:"希望能友好协商解决,避免影响贵司声誉"
四、真实退费案例分享
杭州的赵女士(化名)去年9月与某持牌机构签订投顾服务协议,缴纳服务费12.8万元。在发现对方存在多项违规操作后,她这样维权:
第1天:整理出23处涉嫌违规的证据,包括:
- 风险测评问卷被代填(笔迹明显不同)
- 客服承诺"年化收益不低于50%"的录音
- 未取得投资顾问资格的人员提供操作建议
第3天: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赵女士给机构发了《关于协商退还服务费的函》,附上部分证据截图。
第7天:机构主动联系,同意退还85%费用。
"要不是抓住他们代填风险测评这个硬伤,估计一分钱都要不回来。"赵女士感慨道。
五、防坑指南
选择投顾服务时切记:
1. 查资质:通过证券业协会官网核实机构和人员资质
2. 看合同:特别关注免责条款和退费条款
3. 留证据:重要承诺要求书面确认
4. 莫贪心:收益率超过8%的就要提高警惕
如果您已经遭遇类似情况,记住:沉默只会让问题更难解决!越早行动,挽回损失的几率越大。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因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减少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