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顾承诺落空后,你的服务费还能这样拿回来!
"老师,您不是说这只股票稳赚的吗?怎么现在跌成这样了?"杭州的李女士盯着手机屏幕,手指微微发抖。三个月前,她向某持牌投顾公司支付了5.8万元服务费,对方承诺"每月至少15%收益",结果推荐的股票接连跌停,账户缩水近40%。
这不是个例。去年仅长三角地区,就有上百位投资者遭遇类似情况——投顾公司前期说得天花乱坠,什么"内部消息"、"主力建仓",真金白银交了服务费后,所谓的"专家指导"却变成了群发式荐股,甚至出现"今天推明天割"的荒唐操作。
一、那些年,我们踩过的投顾"坑"
1. "稳赚不赔"的美丽泡沫
上海浦东的退休教师张阿婆(化名)至今记得那个电话:"阿姨侬放心呀,我们是有牌照的,跟那些野鸡公司不一样!"对方声称有"私募通道",能带她做"主力拉升票"。结果交了3万2服务费后,推荐的股票三天跌去20%,所谓的"老师"却改口说"正常调整"。
这类案例的共性在于:
- 过度承诺:用"保底收益"、"零风险"吸引客户
- 服务缩水:付费后指导质量明显下降
- 责任推诿:亏损后以"市场风险"为由搪塞
2. 层层加码的"VIP服务"
深圳IT工程师小陈的遭遇更典型。他最初只买了2980元的基础服务,随后被拉进"精英群",群里天天晒盈利截图。客服不断游说:"升级到8.8万的VIP才能跟上主力操作"。等他咬牙升级后,推荐的股票却接连踩雷。
二、为什么说服务费可以主张退回?
虽然"投资有风险"是常识,但投顾服务有其特殊性:
- 服务对价原则
如果投顾公司未提供符合约定的服务(如承诺的专家一对一变成群发消息),就构成违约 -
适当性管理义务
向风险承受能力低的投资者推荐高风险产品,本身就违规 -
宣传合规性
用历史收益截图、承诺保本等话术营销,已涉嫌不当宣传
曾有投资者通过协商,成功要回70%服务费的案例。关键是要保留这些证据:
- 宣传承诺的聊天记录/录音
- 服务合同及付款凭证
- 实际服务内容与承诺的差异证明
三、这样做,提高退费成功率
1. 理性沟通阶段
先通过官方渠道投诉,明确表达诉求:"我理解市场风险,但贵司未履行约定的服务内容,要求退还部分费用"。部分机构会协商解决。
2. 专业协助阶段
若协商未果,可寻求专业帮助。去年有位南京投资者,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整理证据链,最终两周内退回6万元服务费。
"开始觉得钱肯定打水漂了,没想到真能要回来一大半。"——维权成功的王先生
写在最后
投资市场没有"常胜将军",但付费服务就该有对应的价值。如果你也遇到:
- 交费前后服务严重不符
- 被诱导不断升级套餐
- 推荐操作与承诺风险等级不符
不妨主动维护自身权益。记住,服务费退还是正当诉求,不是"输不起",而是对契约精神的坚守。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成功退费后再收费,零风险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