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买的投顾产品总是在亏?一位上海股民的维权实录
"阿拉真是想不通,交了3万块服务费,推荐的股票一只比一只跌得凶!"上海股民王阿姨(化名)说起自己购买投顾产品的经历,气得直拍大腿。这已经是她第三次尝试通过专业机构理财,结果账户里的钱却像坐滑梯一样往下溜。
和王阿姨有类似遭遇的投资者不在少数。近期,多位投资者反映,在购买某持牌投顾机构(详见处罚文书)的服务后,不仅没有获得预期收益,反而蒙受不小损失。其中一位深圳投资者通过专业协助,最终成功拿回29800元服务费。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一、"稳赚不赔"的承诺为何变成"稳亏不赚"?
王阿姨回忆,最初是在一个财经直播间接触到这家投顾公司。"分析师讲得头头是道,还晒出好多'客户'的盈利截图,说什么'跟单操作,月收益20%起'。"被高收益承诺打动,她购买了所谓的"至尊VIP服务"。
然而现实却很骨感:
- 第一周推荐的3只股票,2只跌破买入价
- 所谓的"内幕消息股"连续三天跌停
- 要求更换投资顾问却被推脱"市场行情不好"
"每次问他们,就说要'长期持有',或者让我'升级更高级别的服务'。"王阿姨苦笑道,"这不是把投资者当提款机嘛!"
二、这些"套路"你中招了吗?
通过与多位投资者的交流,我们发现某些投顾机构常使用以下方式:
- 过度包装历史业绩
展示的"成功案例"往往经过精心筛选,甚至存在PS痕迹。一位广州投资者透露:"后来才知道,他们展示的'盈利截图'其实是模拟盘..." -
服务内容模糊不清
承诺的"一对一指导"变成群发消息,所谓的"专家"可能只是刚毕业的实习生。 -
责任推诿话术
- "市场整体下行"
- "您没严格执行操作建议"
- "建议升级更高端服务"
三、维权关键:把握这三点证据
深圳的赵先生(化名)通过系统维权,最终成功拿回大部分服务费。他的经验值得借鉴:
- 保存所有沟通记录
包括微信聊天、电话录音、邮件往来等,特别是关于收益承诺的内容。 -
核对服务协议条款
重点查看其中关于服务内容、业绩承诺等条款是否与实际相符。 -
整理交易流水
清晰展示资金流向和服务费支付凭证。
"其实很多投资者不知道,只要证据充分,是可以通过专业途径协商解决的。"赵先生说。
四、专业建议:理性投资,合法维权
- 选择投顾服务前
- 核实机构资质(可在证券业协会官网查询)
- 警惕"保本保收益"承诺
- 小额试水,勿一次性投入大额服务费
- 遭遇问题时
- 立即停止追加投入
- 系统整理证据材料
- 寻求专业协助
需要提醒的是,维权有黄金期,通常建议在发现问题后3-6个月内采取行动。
如果您也有类似遭遇,不要放弃挽回损失的机会。专业团队可帮助分析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记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永远不晚!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因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减少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