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投顾合同发现全是"霸王条款"?三步教你拿回服务费!
"王老师,您推荐的股票又跌停了!"杭州股民老陈(化名)盯着手机屏幕,手指微微发抖。这已经是他这个月第三次接到投顾公司"老师"的荐股电话,前两次跟着操作亏了8万多,这次又...
一、温柔陷阱:那些年我们签过的"不平等条约"
去年10月,老陈在某持牌投顾公司(详见处罚文书)的直播间,被"每日三支涨停板"的广告吸引。客服小姑娘用甜美的上海话劝说:"阿拉公司有证监会牌照的呀,侬放心好伐?"
签合同时老陈没细看,直到亏损后才发现:
- 条款7.2:"甲方(投资者)需无条件服从乙方投资建议"
- 条款9.5:"无论服务效果如何,已支付费用不予退还"
- 条款11.3:"乙方对投资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
这种"赚了分成,亏了不赔"的套路,在业内被称为"霸王条款"。数据显示,近三年类似投诉增长240%,单笔损失多在5-30万元之间。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二、破局关键:三个维权"杀手锏"
1. 找出合同"七寸"
广东维权专家李女士透露:"多数投顾合同在《证券法》第136条前站不住脚。"该条款明确规定,证券服务机构不得作出不当承诺。那些"保本保收益"的条款,本身就是无效的。
2. 证据链要闭环
- 保存所有聊天记录(特别是"稳赚不赔"等承诺)
- 录制直播间/电话营销内容
- 打印完整的交易流水
3. 把握黄金时效
成都的刘先生(化名)在签约后第89天启动维权,因证据完整,7个工作日内就拿回了大部分款项。业内俗称"百日窗口期",越早行动成功率越高。
三、避坑指南:下次签约记住这三点
- 查资质: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核对投顾资格
- 慢签字:重点看"免责条款"和"退费规则"
- 留痕迹:要求对口头承诺进行书面确认
"现在想想,当时要是多个心眼..."老陈通过专业协助,最终挽回了损失。他的经历提醒我们:投资路上,既要防市场风险,更要防合同陷阱。
如果您也遇到类似情况,不必慌张。专业团队能帮您评估合同条款,制定个性化方案。记住,维护自身权益从来不是"搞事情",而是对投资负责的表现。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认为投顾公司存在不当行为,我们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助力维护合法权益。咨询热线:158 2783 9931(微信同号),成功退费后再收取服务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