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编、裁员、降薪、分流……医院的铁饭碗,也难保了


没想到,医院也会有“穷到揭不开锅”的一天。

近日,成都西部中西医结合医院宣告破产清算。这座占地面积60余亩、拥有1000多张床位、注册资本1.49亿元的大医院,曾经是西南地区的“明星医院”,如今却成了四川医疗圈的“一块伤疤”:负债超2.28亿,员工讨薪无门,患者投诉成山

大医院都如此,中小医院更不必说。在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上,与医院有关的破产案件已达2915多条,而2024上半年和2025年上半年分别只有304条和430条。

据《财新国际》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公立医院亏损面已超过60%,形势严峻。医生讨薪、护士罢工的事件,屡有发生。

为什么看起来坐着收钱、看起来最稳的医院亏损到这个份上?

背后其实是时代的大变局。

图片

上到北上广深,下到十八线小县城,都出现了因资金短缺而濒临倒闭的医院。

2024年刚开年,鲁西南医院员工聚集维权,院长周红生嘶哑着说,全体员工已经 8 个月未发工资,我只能自今日起开始绝食,以减少自己对欠薪员工的愧疚之心。

最终,因债权人失联、债务重组无望,负债超12亿元的鲁西南医院最终走向破产清算,无力回天。

今年以来,民营医院关停消息层出不穷。

1月:重庆全域肿瘤医院因资不抵债启动破产清算,132名员工被集体解约。

2月:累计投资20余亿元的唐山南湖医院突然宣布全面停诊,1400名员工开始办理离职手续。

3月:配备美国GE高端医疗设备的北京麦瑞骨科医院拟进行破产清算。

4月:始建于1992年的潍坊潍医肿瘤医院宣布破产。

5月:由五星级酒店改造而成的新长安妇产医院,面向社会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

6月:成都民生福音耳鼻喉专科医院有限公司被申请破产。

7月:榆树华正眼科医院申请破产清算,合计欠债1.26亿元。

8月:中高端妇儿品牌医院(黄石锦欣妇产医院有限公司)申请破产。

不只民营医院,公立医院的资金压力也越来越大。

2009年我国政府办医院负债总额3687.2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32%,2021年政府办医院负债总额增至19150.69亿元,增长419.37%,资产负债率达45.10%。

个别公立医院(如乐山市第四人民医院、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甚至因资不抵债而被迫停业。

当前形势下,除了少数三甲医院,大部分医院都在为钱而发愁。

图片

为什么医院绷不住了?

主要是过去几十年的疯狂扩张,导致总体过剩,很多医院都出现人员过剩、床位过剩、设备过剩、资源空转等问题。

数据显示,中国医院行政后勤人员占比普遍在25%~45%,远超欧美国家5%的水平。

2023年末,中国医疗机构床位总数已达1017.4万张,每千人口医疗床位数为7.23张,是欧美国家的2-3倍。床位的使用情况极不均衡,三甲医院一床难求,中小医院则出现了患者不够、床位过剩的状况。一些小医院为了骗取医保,甚至把乡镇敬老院的健康老人拉过来住院。

新冠疫情的爆发和医疗改革的推进,则彻底引爆了一些中小医院的财务危机。

新医改实行药品及耗材零加成制度,切断了医院原来通过药品和耗材获得的加成收入。再加上这几年国家对“骗保”的打击力度超前,部分医院通过拉人住院、伪造病例、虚开药品的方式从国家医保基金牟利的做法行不通了。

债务越积越多,运营成本越来越高,实际收入越来越低,多重debuff叠加下,很多医院根本扛不住。

图片

内忧外困下,巨大的连锁反应正在发生。

7月1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2025 年版)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引导支持部分二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转型为康复医院、护理院,引导支持县区级医疗卫生机构延伸开展医养结合服务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照料老年人的需求持续上升,这也是医院转型的方向。

还有不少医院刀刃向内,大搞裁员降薪。

6月12日,知名医学网站“华医网”发布了《医疗人才2024年薪资及就业调研报告》。参与调研的近3万名医务人员2024年薪酬下降的占比高达57.9%,相较去年已发布调研报告中“37%的医务人员薪酬下降”增加了20个百分点,薪酬下降呈扩大趋势。

报告显示,二三级医院降薪人员占比超过一级医院,且主要来自于绩效奖金的降低;公立医院降薪人员占比超过民营医院。

图片

与医务人员相比,医院的行政后勤人员面临的压力更大。

4月13日,有网友爆料,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开始裁员,主要集中在行政后勤岗位,“清退了近30%的后勤人员,连院长秘书都被分流到导诊台”

图片

当大大小小的医院陷入财务困境时,医生、护士和医院工作人员都难免受到波及。

图片

与欧美相比,中国医护人员的待遇一直都不算高。

20世纪国家不富裕,医疗补助少,医生护士的工资待遇低到离谱。现在医护人员收入有所上升,但工作量增长得更快,很多人身心俱疲。

这几年,医护人员没以前那么累了,但工作稳定性“崩了”,不仅工资待遇越来越低,晋升渠道还越来越窄(像董某莹这样的“二代”越来越多)。

很多医生调侃,“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2025年高考,临床医学录取分数大幅降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在广东省内的投档最低位次从去年的71522降至今年的93155,降幅超过2万位。

图片

高材生逃离临床医学,是值得我们警惕的社会信号。

当“白大褂”的光环褪色为“劝退”的警示,当无影灯下最需要的身影开始流失,每个人的生命防线,又将何处安放?



Source link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程序员中文网 » 缩编、裁员、降薪、分流……医院的铁饭碗,也难保了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