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回暖催生基金“新高潮”,上千只主动权益基金月内创新高


引人注目的市场回暖,正催生基金业绩的强势回归。

伴随8月A股市场的持续上行,主动权益基金净值呈现普涨态势,并迎来密集创新高时刻。截至8月15日,上千只主动权益基金在本月刷新净值纪录。与此同时,规模庞大的“百亿俱乐部”成员也展现出强劲修复动能,24只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近一年不仅全部实现正收益,平均回报率更达到41.95%。

然而,热闹背后是更深刻的分化:与2021年二季度末的繁荣高点相比,百亿主动权益基金数量四年已锐减超四分之三,单只规模“天花板”大幅回落逾六成。昔日部分“巨无霸”风光不再,华夏兴融A等8只产品最新规模甚至不足10亿元;而新晋百亿产品如广发多因子、大成高鑫A则通过业绩弹性完成“逆袭”。

站在当前时点,长城基金宏观策略研究员汪立对第一财经表示,在国际环境相对平静的条件下,事件驱动、业绩驱动的交易特征或将持续主导市场。短期内,“资金市营造了较好的市场氛围,产业自身发展与新质生产力政策的支持使得当下A股营造成了天然的主题市场”。

博时基金首席权益策略分析师陈显顺则受访称,当前A股市场可视为“慢牛”格局,但要防范向“快牛”演绎的风险。“快牛”一方面急速透支未来收益,另一方面容易引发潜在踩踏风险,这都不利于投资者获取中长期收益。

权益业绩显著修复

进入8月,A股市场延续7月以来的强势表现,接连上演冲高行情。主动权益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灵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基金)的净值也在加速向上。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5日,已有1164只主动权益基金(仅计算初始基金,下同)的复权单位净值在本月内创下历史高点,占比超过四分之一,市场赚钱效应显著。

值得关注的是,不少百亿级别的产品净值也有所修复。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合计规模在百亿元以上的主动权益基金共有24只。截至8月15日,这些产品近一年回报全部实现正收益,平均回报达41.95%。

其中,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鹏华碳中和主题A区间回报实现翻倍,分别为169.33%、149.91%。此外,部分百亿产品不仅净值大幅增长,更在今年创下复权单位净值历史新高。

以广发多因子为例,该基金曾在2020年9月跌至1.9元的近五年低位,而今年8月15日复权净值已攀升至4.94元,创下2016年12月成立以来的历史新高;大成高鑫A、华泰柏瑞鼎利A也呈现类似走势。

从涨幅居前的产品来看,多数紧扣市场风口主题,且由基民熟知的明星基金经理掌舵。如基金经理张璐管理的永赢先进制造智选主要聚焦机器人赛道,其基金规模从去年底的10.35亿元涨至108.63亿元,增幅达到9.5倍。此外,赵蓓管理的工银前沿医疗A、葛兰参与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A等一批聚焦医药赛道的产品,也因行业景气度回升,净值持续修复。

不过近年来,受市场调整、业绩下滑及投资者赎回等因素影响,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的阵营已大幅收缩。相较于2021年二季度末的98只百亿基金的繁荣景象,如今这一级别产品数量锐减超四分之三,仅有18只仍保有百亿规模。

从基金产品的个体视角观察,规模收缩现象更为直观。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的规模“天花板”也从898.89亿元下滑至349.43亿元,降幅超过六成;8只昔日“巨无霸”产品规模仅剩不足十分之一,如华夏兴融A、嘉实产业优选A、国富沪港深成长精选A的最新规模还不到10亿元。

而新晋者中,广发多因子从2021年二季度末的41.89亿元跃升至126.9亿元;大成高鑫A也从24.19亿元增长至179.16亿元,华泰柏瑞鼎利A同样完成了百亿级别的突破,从7.23亿元飙升15倍至117.74亿元。从近五年业绩来看,上述三者的区间回报分别为152.23%、83.82%、39.59%,同期表现位居前列。

“慢牛”格局渐显

8月18日,A股市场全线爆发,三大指数盘中齐创多年新高。其中,上证指数一度摸高至3745.94点,不仅突破2021年阶段性高点,还创下2015年8月21日以来的最高点;创业板指、深证成指也双双创下去年“924”以来的新高,市场交投氛围显著升温。

对于本轮行情的性质,机构普遍认同“慢牛”特征。陈显顺对第一财经表示,本轮行情的核心特征在于“海外资本回流、居民资金和机构资金共振”。他分析称,伴随着国内经济基本面的温和修复,市场或将逐步走向“慢牛”格局,中国资产价值在国际上将得到重估。

陈显顺进一步对比历史指出,2015年的“牛市”是纯粹的流动性驱动的市场,上行较快但是根基不稳。而今年当前A股市场可视为“慢牛”格局。‌其核心逻辑是政策组合拳(如新国九条等)驱动资金流入与企业盈利改善的正向循环。‌

“当下‘慢牛’与历史相似点‌是均依赖政策托底(如历史上2017年经济复苏期),以估值修复和慢速增长为特征。”陈显顺认为,资金轮动遵循“高股息+成长”的哑铃形配置逻辑。‌不同点‌在于国力支撑更强‌,外资与产业升级‌更为显著。

摩根士丹利基金分析人士则认为,市场上涨的核心来自牛市思维的强化,增量资金持续入场,同时中美关税继续缓和。自4月初以来的这波行情的持续性、稳定性均好于过去几年的表现,这是由宏观基本面、监管思路、投资者信心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汪立对第一财经表示,考虑到沪指已突破阶段性高点,其余如沪深300、科创50等主流指数可能也存在突破阶段性高点的预期,资金或存在较强的高低切动力,小盘股的性价比可能降低。

行情持续离不开流动性支撑。数据显示,5月至7月,机构资金加速入场的结构较为明显;但是在7月至8月,散户开始成为本轮市场的驱动力,7月上交所新增开户196万户,小单资金净流入环比大增39%,杠杆资金显著活跃。

“目前,散户入场的速度还属于缓慢流入状态,并未到达过分火热阶段,市场风险系数可能有限,后续如果看见加速上涨和散户大幅流入,需注意风险。”汪立认为,短期市场的流动性的支撑仍在,仍处于加速上涨的状态,但很难在左侧预判阶段性顶部,技术调整上的压力可能也会持续存在,不过整体资金市下,市场调整的幅度或相对有限。从结构来看,大小盘风格可能会迎来一次再均衡。

在市场热度攀升背景下,中欧基金投研人士也提醒,在政策对基本面的改善效果仍有待观察的背景下,若成交额的流动性推动逼近短期峰值,市场可能重回轮动;同时在市场受情绪面而非基本面主导时,整体波动率容易被放大,需留意轮动期间市场高波动率对组合收益的潜在影响。

“在市场热度攀升之际,或可考虑将哑铃形策略中原有的红利板块适度向科技成长板块倾斜。”该分析人士指出,成长板块中可关注高附加值出海相关领域,如新消费板块,重点关注获得流量和渠道优势,进行国内反向消费审美输出的板块。



Source link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程序员中文网 » A股回暖催生基金“新高潮”,上千只主动权益基金月内创新高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