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行业] 本周新势力方面,大众新车将使用小鹏自研芯片与辅助驾驶技术,小鹏突然短期从1代VLA转到2代VLA,原因是2代突破。行业中选择自研路线的车企并不多。赛力斯香港上市认购火热募资140亿港元,业绩担忧首日开盘破发,3季报利润上升,销量逆势下滑。对于市场的担忧,赛力斯也清楚解决方案:出海+机器人。
传统车企,比亚迪进军日本K-Car市场,尽管挑战巨大,但国内市场不让打价格战,营收利润双降,打开国际市场意义重大。吉利5.85亿元就拿下巴西雷诺:较小代价实现海外扩张。
海外方面,特斯拉股东大会通过马斯克1万亿美元薪酬激励方案,创下商业史上最大金额,企业治理专家褒贬不一。

1. 比亚迪三季度营收净利同比双降,百亿研发费赌明天
10月31日,比亚迪发布财报,披露2025年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业绩下滑。季度内,比亚迪实现营收1949.85亿元,同比减少3.05%,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2.60%,降至78.23亿元。
比亚迪是A股5000家上市公司研发费用第1大企业:费用增速超过营收增速致利润下降
前三个季度看,比亚迪累计营收达5662.66亿元,同比增长12.75%。
营业成本同比增加14.76%、至4650.54亿元;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分别为185.08亿元和152.68亿元,同比增长11.21%、23.04%;
研发费用更是同比增长31.30%,达到437.48亿元。是A股5000多家上市公司中研发费用绝对值最高的企业,断层领先其他国央企,是第二名中国建筑研发费用的2倍。
成本增速高于收入增速,致使比亚迪利润承压。
前三季度,比亚迪归母净利润为233.33亿元,同比下降7.55%。

销量:增速创三年来新低
三季度,比亚迪汽车交付量111.4万辆,同比下滑1.85%,这是比亚迪近三年季度销量增速最低的季度。

公司当下的两大战略之一:高端化,并不理想
公司高端化主要依赖三个子品牌,方程豹、腾势和仰望。今年前9月这三款车的销量分别11.5、11.6、0.25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9%、28%和-62%。
作为公司最高端的车型仰望,今年销量并不理想。腾势的表现也有一些乏力,所以该品牌刚刚更迭了管理层,相比之下,方程豹今年的表现则比较亮眼。

战略之二:出海,环比变化不大,今年停滞
三季度,比亚迪海外销量23.3万辆,同比146%,对比去年进步巨大;今年看,出海稍显停滞。不过总体看是稳步增长。
一方面海外对混动车型需求逐步提升,受益土耳其、巴西、欧洲等地销量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是受益滚装船投入,自建运力提升带动销量提升。
另外,公司加大海外市场投入,比亚迪巴西乘用车工厂落成投产,后续积极布局乌兹别克、匈牙利、土耳其、印尼等市场,也有望提振盈利。
不过仅仅从三季度来看,公司三季度的高端和出海销量相较二季度变化并不大。三季度,其中高端车型销量占比5.9%(剔除方程豹钛3(参数|询价)),环比下降了0.2个百分点,出海销量占比 21.1%,环比同样小幅回落。

2025年下半年以来,比亚迪汽车销量增速放缓
前三季度,比亚迪销售汽车326.01万辆,同比增长18.64%。其中,三季度单季销量约为111.42万辆,同比减少1.82%。
2024年,比亚迪汽车销量达到427万辆,超越上汽集团,不仅站上了国内车企总销量榜首,还跻身全球前六大车企。在此基础上,比亚迪曾为2025年规划了500万辆的销量目标。近期,比亚迪将年度销量目标下调至460万辆。
当前,国内汽车行业倡导“反内卷”,比亚迪最擅长的价格难以开展
比亚迪以零部件垂直整合闻名,成本控制能力极强。董事长王传福曾称公司“除了轮胎和玻璃,什么都自己造”。内部供应链有助于比亚迪从系统和集成层面推进降本,还帮助公司在和外部供应商谈判时掌握极强的议价能力。
比亚迪曾发起多轮价格战,成为国内车市价格战最大受益者
凭借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和产品迭代速度,比亚迪曾发起过多轮价格攻势,并成为国内车市价格战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但整体而言,价格战削弱了国内汽车行业的盈利能力,多数车企苦不堪言,却又不得不投身其间。
被监管部门批评国内汽车行业无序价格战
2025年5月末,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工信部先后发声,批评国内汽车行业无序价格战挤压企业利润空间、阻碍行业发展。工信部相关负责人称,将对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加大整治力度。“反内卷”由此形成声势,为价格战套上了“紧箍咒”。
短评:
总体来看,比亚迪当下仍处于“换档调整期”。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导致销量承压,而毛利率环比改善显示公司盈利能力正在修复。出海与高端化仍是未来增长两翼,但短期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