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行业] 10月21日,圈速6分59秒157,仰望U9(参数|询价)X成为纽北最速纯电超跑。这并不是第一个登上纽北并取得优异成绩的中国品牌车型。中国品牌向上,不但挤压了海外主流品牌的市场空间,更是令豪华品牌也不能再安静地高高在上了。
曾经加价都一车难求的雷克萨斯,月平均折扣率也一度增长至27%。但,即便是祭出“以价换量”的杀手锏,也不能挽回快速下滑的销量。如今,豪华品牌的销量困境,已经不仅存在于二线豪华市场。中国品牌持续向上高端化,凭借新能源托举、技术创新以及超高性价比,正在向BBA宣战。(相关阅读:豪华信仰崩塌,BBA不再吸引年轻人)

豪华品牌销量水平退回2016年水平,四成豪华车置换用户改投中国阵营
据终端销量数据显示,2016年开始,传统豪华品牌(不含特斯拉)月均销量和市场份额持续攀升,至2021年月均销量达到顶峰26.7万辆,随后2021年虽呈明显下滑,但市场份额仍保持在15%的水平。
2023年之后,销量持续下跌,至2025年1-9月,月均总销量19.0万辆,市场份额降至10%,回退到2016年水平。

新客难撬动,老客更难留存。据汽车之家置换用户数据显示,2025H1豪华品牌用户置换流向中国品牌的占比最高,达到41.9%,相比2024H1增加了3.2个百分点。而仍然考虑置换豪华品牌的用户占比仅36.5%。
分能源类型看,新能源的贡献更大。若将2025H1置换为中国品牌的用户的41.9%份额拆解,其中33.3%流向新能源市场,相比2024H1增加了2.8个百分点。曾经冲击高端市场多年的中国品牌,始终毫无建树,如今依靠新能源实现了换道超车。

指导价50万以上高端新车快速布局,至2025年中国高端新车投放占比达21%
2023年前,高端车市场一直是豪华品牌的天下,指导价50万以上的上市新车型,超八成均来自豪华品牌。虽然,中国品牌于2019年实现了小小突破,但2023年之前投放占比始终未能超过10%。
直至2024年,中国品牌突然发力,高端车产品投放占比一举跃升至16%。2025年1-9月再提升,突破20%,豪华品牌投放占比首次下滑至80%以下。中国品牌50万以上高端新车型的爆发,主要得益于新能源市场的发力。

分能源来看,中国品牌率先发力新能源市场,2019年指导价50万以上高端新车型投放占比就已经达到了33%。至2024年,占比进一步扩大至46%,如今依旧稳固在40%以上。除了投放数量快速提升外,用户关注也是直线上升。

随着新能源市场的崛起,近年来,用户对中国品牌产品的关注热情直线上升,在高端市场也是表现出色。据汽车之家大数据显示,以入门级车型50万以上的新能源高端新车为统计对象,2025年高端新能源车系关注Top 10中,前70%均来自中国品牌阵营。其中,前三名分别为小米SU7 Ultra、尊界S800和理想MEGA。十名开外,海外豪华品牌产品才映入眼帘,但关注热度明显低于中国头部车系。为什么中国品牌车型能成功吸引消费者?因为,它们除了有着先进的新能源技术外,更重要的是帮更多消费者实现了“百万豪车梦”。

高端配置下放至10万级,中国品牌实现百万豪车配置平民化
1998年,梅赛德斯-奔驰推出新一代S级轿车,当时最大亮点就是用全新的空气悬挂系统取代了传统的钢制弹簧和液压悬挂系统。这一创新被视为具有“划时代意义”。此后,宝马7系、奥迪A8、奔驰S级、路虎揽胜等豪华车均配备了空悬,而它们的起售价分别为82.8万元、82.89万元、94.68万元、142.8万元。诸如此类,有很多高端配置曾被视为是百万豪车的代表,是普通用户难以企及的,但如今,中国品牌把价格打下来了!
曾经百万级豪车才配备的空气悬架,如今最低只需要19.99万即可拥有。至2025年,中国新能源上市新车中,空气悬架的标配率达到13%。悬架软硬调节新车标配率增长明显,至2025年1-10月已经超过30%。整体主动转向的新车标配率虽然相对较低,但入门标配车型售价已经下探至20万级。

相比操控型配置,舒适型配置给予用户的高端感受更为明显。曾经只会出现在高价车上的高级配置,如今“白菜”市场也十分常见了。
至2025年,座椅通风新车标配率已经达到65%,10个及以上扬声器、后排侧隐私玻璃标配率也均超过了30%。最低只需要13.98万就能享有电动吸合车门、零重力座椅,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而标配车载冰箱的车型价格也下探至十万级别。

丰富的高端配置、更高的性价比帮助中国品牌成功吸引了用户关注,但想要进军高端市场,赢得更多高预算用户的青睐,仅靠这些肯定不够。中国品牌之所以能快速打开新能源高端市场,智能化是最大功臣。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带动辅助驾驶系列配置新车标配率均实现了快速增长。
至2025年,中国新能源上市新车高速NOA的标配率已经超过了40%,入门级车型价格下探至7.88万,城市NOA下探至9.58万。如今,得益于中国品牌产品发展,高阶辅助驾驶进入“平价放量”阶段,越来越多的人有能力拥有并感受智能化带来的便利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品牌的形象也在更多用户心中不断升级。不过,机遇和风险总是并存的,中国品牌在推广新技术的同时,应着重保障新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才能赢得可持续向上发展。

“小米汽车的火爆,颠覆了我的认知,感觉自己这么多年白干了。”一位深耕营销多年的资深人士感叹道。如今的高端用户与过去大不相同,传统的豪华品牌已经难以吸引他们,他们更喜欢那些个性化、科技感十足的产品,最重要的是他们敢于尝新,乐于尝新。
中国品牌精准定位用户需求,在产品、服务、创新营销等多方向发展。向上,推开了高端车市场的大门,向下,撕碎了高端配置的成本,赢得了越来越多高端用户的青睐。但,无论何时都不能放松警惕,因为豪华品牌已经开启全面发力智能化,明年,高端市场将掀起新一轮的格局之战。(文/车市物语)